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菌根性食用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为研究对象,以改良的1/2 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在适合黑赤松(Pinus densiflora)组织培养条件下,对紫色松乳菇的固体和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了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无菌苗共培养的条件及形成菌根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固体培养基优化
1)紫色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糖源为葡萄糖。
2)最适葡萄糖浓度为25g/L。
3)最适MS离子浓度为1/2MS。
4)最适6-苄氨基嘌呤(6-BA)浓度为2.0mg/L。
5)最适萘乙酸(NAA)浓度为0.6mg/L。
6)培养基以不添加活性炭为宜。
7)最适pH为6.5~7.0。
8)最适肌醇浓度为100mg/L。
9)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紫色松乳菇菌丝固体培养的快速生长期为6d~8d。
10)适合紫色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质为:蛭石∶棉籽壳2∶1、蛭石∶松枝10∶1和蛭石∶松枝15∶1。
2、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条件优化
1)紫色松乳菇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延滞期(3d~5 d),快速生长期(5d~8 d),稳定期(9d~11d),衰亡期(12d~)。
2)紫色紫色松乳菇液体培养的最适糖源为葡萄糖。
3)最适糖源浓度最适为25g/L。
4)最适接种量为12%。
5)最适培养基装液量90mL/300mL瓶。
3、黑赤松种子最佳灭菌方法为:紫外线灭菌30min→0.1%HgCl2处理10 min→无菌水清洗4次每次5 min。
4、黑赤松无菌种苗离体快繁体系建立
1)6.00mg/L 6-BA对丛生芽诱导效果最好。
2)5.00mg/L 6-BA对丛生芽增殖效果最好。
3)0.02 mg/L NAA或0.05 mg/LNAA丛生芽生根效果都不错。
4)丛生芽生根最佳培养基是GD培养基,其次是WPM。
5、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无菌苗共培养及菌根形成
1)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无菌种苗共培养适宜的基质为蛭石∶棉籽壳2∶1,菌根形成率可达45.7%。
2)接种固体培养基菌种,菌丝侵染面积和侵染高度以及松树苗的存活状态均优于固体基质菌种,菌根形成率40.5%。所以选用固体培养基菌种作为试验的最佳接种方式。
3)最适宜菌根形成的菌种种龄9d,菌根形成率为52%。
4)最适菌根形成的接种量为每块2cm*2cm、每瓶接种2块。
5)最佳浸泡基质的营养液为:25 g/L葡萄糖+1/2 MS+200g/L土豆汁+100 mg/L肌醇+100 mg/L酪蛋白。
6)通过对紫色松乳菇与黑赤松无菌苗共培养形成的菌根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菌根具有菌套和哈蒂氏网等外生菌根的典型结构。
7)在不同培养基质上进行的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丛生芽生根苗共培养实验,4个月后均未形成菌根。
1、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固体培养基优化
1)紫色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糖源为葡萄糖。
2)最适葡萄糖浓度为25g/L。
3)最适MS离子浓度为1/2MS。
4)最适6-苄氨基嘌呤(6-BA)浓度为2.0mg/L。
5)最适萘乙酸(NAA)浓度为0.6mg/L。
6)培养基以不添加活性炭为宜。
7)最适pH为6.5~7.0。
8)最适肌醇浓度为100mg/L。
9)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紫色松乳菇菌丝固体培养的快速生长期为6d~8d。
10)适合紫色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质为:蛭石∶棉籽壳2∶1、蛭石∶松枝10∶1和蛭石∶松枝15∶1。
2、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条件优化
1)紫色松乳菇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延滞期(3d~5 d),快速生长期(5d~8 d),稳定期(9d~11d),衰亡期(12d~)。
2)紫色紫色松乳菇液体培养的最适糖源为葡萄糖。
3)最适糖源浓度最适为25g/L。
4)最适接种量为12%。
5)最适培养基装液量90mL/300mL瓶。
3、黑赤松种子最佳灭菌方法为:紫外线灭菌30min→0.1%HgCl2处理10 min→无菌水清洗4次每次5 min。
4、黑赤松无菌种苗离体快繁体系建立
1)6.00mg/L 6-BA对丛生芽诱导效果最好。
2)5.00mg/L 6-BA对丛生芽增殖效果最好。
3)0.02 mg/L NAA或0.05 mg/LNAA丛生芽生根效果都不错。
4)丛生芽生根最佳培养基是GD培养基,其次是WPM。
5、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无菌苗共培养及菌根形成
1)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无菌种苗共培养适宜的基质为蛭石∶棉籽壳2∶1,菌根形成率可达45.7%。
2)接种固体培养基菌种,菌丝侵染面积和侵染高度以及松树苗的存活状态均优于固体基质菌种,菌根形成率40.5%。所以选用固体培养基菌种作为试验的最佳接种方式。
3)最适宜菌根形成的菌种种龄9d,菌根形成率为52%。
4)最适菌根形成的接种量为每块2cm*2cm、每瓶接种2块。
5)最佳浸泡基质的营养液为:25 g/L葡萄糖+1/2 MS+200g/L土豆汁+100 mg/L肌醇+100 mg/L酪蛋白。
6)通过对紫色松乳菇与黑赤松无菌苗共培养形成的菌根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菌根具有菌套和哈蒂氏网等外生菌根的典型结构。
7)在不同培养基质上进行的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丛生芽生根苗共培养实验,4个月后均未形成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