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条件下菌根食用菌紫色松乳菇菌丝体生长特性及菌根形成的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sh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菌根性食用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为研究对象,以改良的1/2 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在适合黑赤松(Pinus densiflora)组织培养条件下,对紫色松乳菇的固体和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了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无菌苗共培养的条件及形成菌根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固体培养基优化
  1)紫色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糖源为葡萄糖。
  2)最适葡萄糖浓度为25g/L。
  3)最适MS离子浓度为1/2MS。
  4)最适6-苄氨基嘌呤(6-BA)浓度为2.0mg/L。
  5)最适萘乙酸(NAA)浓度为0.6mg/L。
  6)培养基以不添加活性炭为宜。
  7)最适pH为6.5~7.0。
  8)最适肌醇浓度为100mg/L。
  9)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紫色松乳菇菌丝固体培养的快速生长期为6d~8d。
  10)适合紫色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质为:蛭石∶棉籽壳2∶1、蛭石∶松枝10∶1和蛭石∶松枝15∶1。
  2、紫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条件优化
  1)紫色松乳菇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延滞期(3d~5 d),快速生长期(5d~8 d),稳定期(9d~11d),衰亡期(12d~)。
  2)紫色紫色松乳菇液体培养的最适糖源为葡萄糖。
  3)最适糖源浓度最适为25g/L。
  4)最适接种量为12%。
  5)最适培养基装液量90mL/300mL瓶。
  3、黑赤松种子最佳灭菌方法为:紫外线灭菌30min→0.1%HgCl2处理10 min→无菌水清洗4次每次5 min。
  4、黑赤松无菌种苗离体快繁体系建立
  1)6.00mg/L 6-BA对丛生芽诱导效果最好。
  2)5.00mg/L 6-BA对丛生芽增殖效果最好。
  3)0.02 mg/L NAA或0.05 mg/LNAA丛生芽生根效果都不错。
  4)丛生芽生根最佳培养基是GD培养基,其次是WPM。
  5、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无菌苗共培养及菌根形成
  1)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无菌种苗共培养适宜的基质为蛭石∶棉籽壳2∶1,菌根形成率可达45.7%。
  2)接种固体培养基菌种,菌丝侵染面积和侵染高度以及松树苗的存活状态均优于固体基质菌种,菌根形成率40.5%。所以选用固体培养基菌种作为试验的最佳接种方式。
  3)最适宜菌根形成的菌种种龄9d,菌根形成率为52%。
  4)最适菌根形成的接种量为每块2cm*2cm、每瓶接种2块。
  5)最佳浸泡基质的营养液为:25 g/L葡萄糖+1/2 MS+200g/L土豆汁+100 mg/L肌醇+100 mg/L酪蛋白。
  6)通过对紫色松乳菇与黑赤松无菌苗共培养形成的菌根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菌根具有菌套和哈蒂氏网等外生菌根的典型结构。
  7)在不同培养基质上进行的紫色松乳菇菌丝与黑赤松丛生芽生根苗共培养实验,4个月后均未形成菌根。
其他文献
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环境污染问题的频繁发生也会束缚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作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利器之一——行政规制手段,其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行政规制主体采用何种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环境治理的实际效果。环境领域作为行政规制的一个特殊领域,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社会性、综合性,应当综合运
本文共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选题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入手,从而引申出此次写作的意义,同时参照海内外学术大环境下各国学者在高兹问题研究上的不同探讨深度及研究视角的广度,由此结合国内现状竭力客观评析本次论文写作的创新及不足之处,采用多种科学分析方法以保证此次论文写作的规范性,由此为高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打下原始的理论根基。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高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成渊起
有关问题解决的心理学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有关数困生应用题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却是一个研究得相对薄弱而又不充分的领域。本研究将数困生应用题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及教学干预训练作为主要课题,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的目标:第一,探索数困生应用题问题解决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特点;第二,探讨小学数困生应用题问题解决策略的干预研究;  1、关于数困生应用题问题解决的认知和元认知策
学位
目前前贤对《型世言》的词汇考释成果已有不少,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疑难字词未加考释,或者释义不够妥当,甚至互相矛盾,所以对《型世言》继续研究、进行考释是有必要的。《评注》是系列成果中的代表之作,考释的语词众多,不少精彩之论,为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不过个别语词的研究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本文第一章搜集、分析了目前有关《型世言》考释的著作,以及《评注》的考释状况。第二章主要归纳了《评注》中考
本文从考察南唐诗歌的总体研究状况入手,指出其研究的不足及研究的必要性。由此引起对南唐文学的渊源背景加以考察和疏理,并简略描绘出南唐诗坛的整体面貌。认为南唐文学是在吴国文学作了大量充分准备之后顺利过渡并发展起来的,诗坛创作在五代后期最引人注目,也最为繁盛,居于十国之首。突出体现在创作实绩上:作家作品数量多、影响广、诗学思想成熟。本文主要从作家身份归属、诗学传承、文学风尚、作诗风气等方面论述了诗坛创作
学位
全文包括引言及正文的五部分.引言部分介绍关于周梅森政治小说的界定及其对于当代文学发展和对于时代前进的意义.第一章论述了周梅森政治小说的现实品格,分为四节.第一节阐述其关注现实,直面社会,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的特点.第二节分析作品对改革艰难进程的真诚表现.第三节分析作品对复杂、艰难的反腐败斗争的深刻揭示.第四节阐述了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和对法制观念的深情呼唤.第二章探讨并分析了周梅森政治小说深刻
学位
鸦片战争以后,宁波开埠,西方传教士凭借帝国主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得以在宁波土地上广建教堂,展开宗教传播。然而,早期的布道成果并不理想,因此要打开传教局面,实现"基督征服中国"的宗旨,必须采取适应宁波民情的传教于段——办学,传教士们视此为拯救宁波人民"灵魂"、传播基督"福音"之捷径。因此,传教士在宁波大地上先后创办了初等、中等、大学预科、女校等各级各类的教会学校
学位
王献唐先生是一代国学宗师,他博学多才,精研图书馆学,长于音韵、金石、版本、目录之学,诗、书、画、印造诣亦深。对于国学几乎无所不涉,涉无不精,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历史学家、版本目录学家、金石文字学家,同时又以对现代图书馆事业及藏书事业的突出贡献跻身图书馆学家、藏书家之列。本论文通过大量王献唐的著述原文、地方文献资料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客观再现了王献唐的学术研究和创作活动,从思想、著述、贡献等角度对其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