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建筑企业财务绩效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140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其财务绩效提升提供了强大的竞争优势。然而,建筑企业在不断提升资本和技术等“硬实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因企业社会责任“软实力”不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促进建筑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发展,在提升企业财务绩效的前提下确保企业社会责任正确履行,有必要基于社会责任视角分析建筑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有效的提升路径。基于社会责任视角,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识别出股东、员工、供应链、环境和社区五个维度社会责任对建筑企业财务绩效的显著影响。其中,实施股东社会责任会为企业财务绩效带来“资金优势”,实施员工社会责任和环境社会责任会为企业财务绩效带来人才效应和声誉效应,而实施社区社会责任则容易使建筑企业陷入“伪善反噬”的局面。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特征层面寻找能够调节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且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前因变量——企业国际化。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化削弱了股东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正面效应,显著增强了员工社会责任、环境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正向效应,并将社区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负向效应转换为正向效应。然后,进一步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挖掘股东、员工、供应链、环境和社区五个维度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协同性质,探索建筑企业不同维度的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联动效应,进而揭示影响建筑企业财务绩效的核心条件及其错综复杂的本质,从而构建国际化情境下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建筑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路径(外部主导型、重内轻外型、重外轻内型、内外兼顾型)。研究发现,建筑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路径具有“异途同归”的特点。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建筑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维度社会责任的本质及它们之间的协同性质,还可以提高建筑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资源分配效率,为建筑企业制定具有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提升企业财务绩效提供有效指导,并为建筑企业实现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良性循环”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大跨空间结构工作特点是通过空间形态或者三维形态来抵抗外力,因其丰富多样的造型、良好的整体性及受力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标志性建筑中,但此类结构具有重量轻、自振频率低、阻尼小、柔度大等特点,导致结构对风荷载十分敏感,遭受风灾破坏概率较大。为提高大跨空间结构的抗风性能,本文设计制作了一种由圆柱螺旋弹簧与筒式粘滞阻尼器组合而成的弹簧-阻尼减振支座,并针对弹簧-阻尼减振支座的力学性能与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展开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中国政府提出的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下,城市作为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地域单元,是低碳发展要关注的重点。其中交通运输部门作为我国增速最快的碳排放部门,实现其碳达峰对城市早日实现整体碳达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广州市交通运输业为研究对象,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测算其2007-2019年交通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并定性分析广州市低碳交通的可行方向。再使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