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教育的探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的画页中我们可以看出,自人类有意识的本能时,就不停地对人的本性及其反映出的一系列现象进行追寻。人性作为意义和价值的基础,对人类世界的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人本身的创造发展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人必须了解自己存在的真相、理解人性,才能幸福地生存于社会。我们认识人性不仅仅是描绘人的“本性”,更是为了使我们生活的更像一个人。而教育就是要把人从低级进化到高级,从野蛮领入到文明,从蒙昧发展到睿智,使人成为真正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文素质的提高,教育已上升到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教育被作为制度化存在的今天,其工具化的特征和功利性的目的日益突现,当它盲目跟进科学时代的步伐时却漠视了生命存在,忽视了人性意义,丧失了人格,脱离了现实日常生活。在追问应然的教育是什么样的过程中,我们应反思实然的教育。只有当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批判性地审视我们与真理的关系、叩问我们现实存在的情况,并审慎地规划我们行动的方向时,教育才能实现启蒙的价值,并真正有助于具有完整人性的人的生成。本文就旨在阐述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实现人性的完善,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人性的认识。分别从人的自然属性、能动理性、道德属性和社会属性来论述对人性的认识。人性是这四性的统一体、是完善生命、关注生活、提炼德性的综合体,从而引出人性教育是综合个人知、情、意等精神范畴和生命身体范畴的统一整体。第二部分,总结、归纳了教育中非人性化的表现。通过文献资料和在调查访谈中发现教育中存在着由于人们对功利的追求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教育世界的<WP=4>临空造成创造冲动的消解;一统量化的教育模式使得自由意志的压抑;教学任务的限制致使个性的丧失;师德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范带来人格的扭曲和道德的失范的一系列问题。第三部分,从科学至上的文化霸权、工具理性的咄咄紧逼、实利主义的恶性膨胀、教育的唯权意识、教育者的强力意志这几个方面造成当今教育存在的对人性的漠视与异化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走向人性化的教育予以构想。首先确立以人为中心,关注生命、体验生活和追求道德为基础的教育价值取向。其次从课程的设置、教育方法的改善方面强调要树立以人的发展和人性陶冶为指向的教学观。最后基于从建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制度、重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通过生活进行人性教育来创建以人性完善为宗旨的方法观。当我们的教育不再追随流行的时尚,不再有强求一律的评价标准,只有具有自己独特的品格时,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理想。对于人性这个复杂的现象问题,它随着人的存在、发展而永存,我们无法绝对的把握。然而,在教育的唤醒过程中,我们能够不断认识、深化和完善人性,使之反作用于教育并引导其向着趋善的本真自由发展。
其他文献
以热介质油为加热媒介的供热系统在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中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本文介绍了绵州20-2凝析气田热介质加热系统的设计条件、设计参数的选取和设计特点,并对热介
介绍了烤鸡的加工工艺、质量指标及质量控制,以期对广大农户的淘汰蛋鸡进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参考。
十八大以来,国家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化生产视为经济发展应遵循的重要指导依据,并注重强调火电厂等高污染的企业要实现清洁生产。本文通过分析火电厂实现清洁生产、
主要阐述了肉制品调香调味的基本步骤、基本原则及基本技巧。
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武装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实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以江苏省溧水县白马镇农村成人发展的质量研究结果为个案,对当代发达地区农村成人发展的质量状况及其教育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 研
学习隐喻的变迁体现了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特别是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以建构主义理念为基础的学习环境 ,必然是
本文从产业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产业组织竞争力、自主创新竞争力、价值链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方面对上海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研判。结果表明:在规模竞争力方面,上海
本文简要分析了水泥厂窑系统电收尘器改造为袋收尘器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阐述了电收尘器改造为袋收尘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以持续性情感低落、兴趣减退为特征的心境障碍。约15%的重度抑郁患者伴有严重自杀倾向,甚至自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