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具有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然而,受应试教育等功利主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教育呈现出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逐渐认识到想象力的宝贵价值,语文教育中的想象作文教学也受到人们强烈的关注。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培养习作兴趣,树立习作自信心等都是十分关键的。本研究从学习心理学、儿童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出发,采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缘由进行剖析,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有效教学的策略,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可行的借鉴。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理清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在对想象的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指出想象作文的内涵,同时阐明想象作文的特征,指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必要性和依据。第三部分:以成都市邛崃市羊安小学为例,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同时随机选取学生部分想象作文进行分析,最终总结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围绕想象作文的写作全过程,提出小学想象作文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即“丰富表象,奠定想象之基”“创设情境,引发想象之乐”“锤炼语言,表达想象之美”“强化习作动机,养护想象之心”。另外,还依据小学各个学段学生的特征,尝试建构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序列:低段绘本引路;中段聚焦童话;高段随文想象练习。第五部分:梳理围绕想象作文教学进行的实践探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应坚持的原则,即赏识性原则、激趣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