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系统故障条件下并网光伏发电装置输出特性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由于全球性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研究。基于太阳能利用的光伏发电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光伏发电具有同传统发电方式明显的不同:光伏电池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性,需要对光伏电池进行最大功率跟踪(MPPT);作为一种分布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要输送到电网,需要对光伏发电的并网技术进行研究;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并网光伏电站的逆变器内部会产生过电流,出于电网稳定运行和电力电子器件保护的考虑,要求光伏电站具有低电压穿越功能。   低电压穿越功能-开始是对大型风力发电系统的要求,现在逐渐成为对光伏电站的要求。在几年以前,当电网(故障或其它特殊情况)电压波动明显时,要求光伏并网电站立即停止工作;但随着光伏电站的规模增大并开始承担一定本地负载的事实,如果电网故障而光伏电站立即停止工作,可能会加重故障程度,影响向负载及时供电和推迟电网恢复时间。因此本文首先建立MPPT及光伏并网控制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短路故障时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出了随着电网电压跌落幅值不同,光伏电站补偿不同的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端电压,帮助电网端电压的恢复。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柔性发输电系统概率风险评估和优化配置模型研究,项目号50977094)和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研项目(项目号2007DA10512709103)资助。柔性发输电设备能够实现电网刚性约束的柔性化,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电网的静态和动态安全水平。本文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AT(Power System Analysis Toolbox)仿真平台上开展了多机系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蓬勃发展,各种非线性和冲击性负荷不断增加,对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其中,一些自动化、智能化的用电设备和高精度的生产工艺对各种短时电磁干
开关电源由于高频化发展的需要,软开关变换技术应运而生。全桥功率变换器在中、大功率变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移相控制全桥功率变换器,只通过控制方式的改变,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