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建筑结构的发展,FRP(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轻质高强、易于施工等优势使得它不仅可以用来加固现存混凝土结构,而且FRP套管和混凝土组成的新型FRP管混凝土结构还有望在某些特殊领域代替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FRP材料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和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这两种复合材料。其中CFRP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对GFRP的研究却相对贫乏,提出的构件形式仅限于GFRP管钢筋-钢骨混凝土柱和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混凝土柱(简称双壁空心管柱),且缺少相应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对这两种构件分别进行了轴压承载力研究,并将理论分析结果与相应文献试验结果相比较,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利用统一强度理论,分析箍筋与GFRP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双重套箍约束作用,将纵筋对短柱承载力提高的贡献作用等效为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考虑三向受压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和钢骨应力变化,推导出GFRP管钢筋-钢骨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不设置纵筋和不设置钢骨,得到GFRP管钢筋混凝土和GFRP套管钢骨混凝土两种截面形式短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考虑外层FRP套管及内层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运用厚壁圆筒理论,推导出抗压强度提高后的核心混凝土承载力,继而得到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将计算结果与文献进行对比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也看出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将会使结果更加精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材料拉压比、套管厚度t、配筋率s、材料强度参数b、钢管厚径比t2d e及混凝土强度f c等影响解的因素。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对GFRP管钢筋-钢骨混凝土短柱和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混凝土短柱的荷载-变形关系曲线和应力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在假定FRP管、混凝土和钢管间均无相对滑移的前提下模拟了两种形式柱的极限承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并对影响构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