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盐生植物盐芥(Thellunglella halophila)和甜土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实验对象,比较和研究了盐芥和拟南芥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幼苗的生长,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K+和Na+离子的吸收、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光合相关蛋白的含量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0-200 mM NaCl胁迫下测定了盐芥和拟南芥的相对生长率、相对含水量、种子萌发、幼苗根伸长等变化,发现胁迫下盐芥幼苗没有受到明显的抑制,仅在200 mM NaCl以上的处理中盐芥生长受到抑制,盐芥表现出盐生植物的抗盐特性,而0-200mM NaCl处理严重抑制了拟南芥幼苗的生长;2.盐胁迫下O2-、H2O2、MDA等活性氧含量的变化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发现盐芥和拟南芥的活性氧含量和渗透调节类物质脯胺酸、可溶性糖类和甘氨酸甜菜碱含量都显著增加,盐芥比拟南芥增加明显;3.相同盐浓度处理下盐芥的抗氧化酶含量比拟南芥的增长更快,SOD、CAT、APX、POD活性消长趋势相似,共同承担着活性氧清除任务;4.随着NaCl浓度从0逐渐增加到200 mM,拟南芥叶片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逐渐减少,K+Na+比值逐渐降低:盐芥则完全不同,盐浓度从0逐渐增加到400 mM,Na+含量没有显著增加,K+含量先增加然后逐渐减少,K+/Na+比值先升高然后逐渐降低;100 mM和200 mM NaCl胁迫下盐芥的K+/Na+比值比拟南芥的高2和5倍,盐芥表现出盐生植物吸钾拒钠的特性;5.盐芥与拟南芥光系统亚单位大小比较,蓝绿温和胶显示盐芥的五个光系统亚单位的分子量均大于拟南芥; 6.盐胁迫下光合相关蛋白含量变化,与拟南芥相比,盐芥的光合系统通过提高自身相关蛋白的合成量来应对高盐胁迫。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发现盐芥和拟南芥有相似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的调节机理,盐芥的抗性调控机制的效率更高。盐芥耐盐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基础代谢的能力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