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镁合金平面应变压缩(PSC)中的孪生行为及相关的微结构演变。以商业AZ31镁合金为初始材料,对不同取向样品进行小变形量的PSC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及晶体学分析研究了三种取向PSC中微观组织演变及孪生变体选择规律。通过与单轴压缩变形进行比较,讨论了孪生行为对宏观应力的敏感性。论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沿TD压缩,ND受束缚时,拉伸孪生仍是主要变形机制。与沿TD单轴压缩相比,孪生主导屈服现象不明显,但应变硬化率较高。应变至3%时,晶粒中通常包含一到两条孪晶,大部分孪晶遵循定律。孪晶面积分数明显小于单轴变形,这些结果表明沿ND的侧应力提高了孪晶的成核和生长应力。沿TD压缩,RD受束缚时,柱面滑移受到限制。与单轴变形相比,孪生主导屈服现象更明显,应变硬化率较低。应变至3%时,部分晶粒激活3到4个变体,以至于非SF孪晶的频率较高。孪晶面积分数高于单轴变形。这些结果表明RD受束缚时孪生主导变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与单轴压缩相比,ND和RD受束缚的PSC中非SF孪晶比例更高。这表明在PSC中孪生变体选择受宏观应力影响更显著,而单轴压缩中变体选择更容易受局部应变协调的作用。当沿ND压缩,RD受束缚时,拉伸孪晶因为取向不利,几乎没有发生。有利变形机制是压缩孪晶和锥面滑移。两种变形机制的启动需要较高剪切应力,实际检测到压缩孪晶数量较少。压缩孪晶不容易宽化,因此织构变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