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发光材料以其发光性能稳定、亮度高、高效、无放射性、耐候性好等特点在当今备受关注。本实验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硫化物和铜酸盐为基质的荧光材料,并分别分析了样品的晶格结构,发光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  (1)采用高温固相方法,在还原气氛下制备了Sr1-xCaxS:2% Yb2+系列长余辉发光材料,分析了不同组分的Sr1-xCaxS:2% Yb2+的XRD图谱,对激发发射谱以及余辉衰减曲线做了表征,阐述了Yb2+在晶格中的发光机理,拍摄了365nm照射下的发光颜色和余辉照片,分析了激发发射谱和长余辉的发展规律和形成原因。  (2)利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下制备了Ba1-xCaxS:2% Yb2+系列长余辉材料,得到了黄色发射光和红色长余辉,对样品的的XRD,激发发射谱和长余辉做了表征。对发光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将发光颜色做了对比,对长余辉的形成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3)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Gd2CuO5: xEr3+,yYb3+(x=3,y=9 mol%)上转换发光粉。通过XRD分析得知样品为纯相,对晶格结构做了精修,数据表明晶胞中有两种不同格位的金属阳离子。通过用改变980nm激光器的激发功率,来得到不同激发密度下的发射光谱,通过计算得到Er3+跃迁是双光子过程。在固定激发功率下,通过高温荧光控制器来调节样品的温度从而得到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发射谱和荧光强度比,公式计算得到其测温的灵敏度。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智能结构以及可穿戴式健康监测等功率低、独立工作系统的迅速发展,对长寿命的独立电源供应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振动机械能是一种存在范围很广的能量形式,尤其在许多人们难以进入的地方都有振动源存在,微型宽带振动换能器是一种获取振动能量的供能装置。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微型宽带振动换能器分形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解决目前振动换能器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带宽较窄,二是能量密度较低。基于这样的
硅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结合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的优点和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成熟的设计及生产工艺,具有分辨率高、尺寸小、重量轻和功耗低
在国外汽车制造业中,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系统应用比较普遍,而中国大部分汽车制造企业仍然采用老式的制造信息采集卡,缺乏实时性,这使汽车
光的全内反射现象是一种很早就被人们深刻认识的现象。而一些破坏全内反射所产生的效应也为人们所熟悉。这其中就有两类效应获得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隐失场散射法和梯形波导法。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冬病夏治对吴地人群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寒湿痹型KOA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并配合功
随着新型探测技术的发展,导引头的探测波段越来越宽。传统的红外双波段景象投影系统已不能满足仿真需求,研制一种可工作在红外多波段且成像质量良好的准直投影系统已成为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