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许多老年人离开了自己原本工作的岗位,回到了家中,成为了一名退休人员,他们在社会适应问题上正在受到心理上与生活上的影响[1]。退休人员福利改善问题的关键是在于解决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问题。退休人员出现的郁闷、情绪低迷等现象都是无法快速地适应退休所造成的,更有甚者在心理方面会出现一些疾病。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平台帮助老年人走出退休以后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让他们有更美好的生活。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城市退休人员,以唐山市滦南县案主Z为案例,采用的介入方式为行动研究法,通过一系列的资料收集、沟通等方法,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专业的关系,发现了案主Z在角色转换、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适应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运用社会工作中的优势视角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对案主Z进行专业的社会工作介入,改善案主Z的退休之后的一系列不适应症状。经过研究发现:退休人员在面对社会适应的问题上具有综合性,在不相同类型的问题上有着内在联系。在帮助解决退休人员对于社会生活适应性的问题上,案主周边的社会支持网络和优势视角对于案主自身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亲情等血缘关系是解决退休人员适应型的基础;朋辈群体、社区等资源是推动解决退休人员社会适应性的重要优势资源。由此认为,家庭、朋辈群体、社区等资源在退休人员社会适应性问题上提供着全方位的系统支持。通过个案工作的介入,笔者希望这篇论文能够为以后的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退休人员的实务过程中,提供借鉴意义。总结此次个案工作的经验和结论,笔者希望对于退休人员的社会适应问题的改善能够提供深入的研究,能够使退休人员乐观面对退休生活,尽快地适应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