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GANG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结构性失衡加剧,导致农村养老难题日益凸显。人口老龄化加速主要是由于总和生育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人口预期寿命又在不断延长。结构性失衡加剧,主要体现在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未富先老”的特点。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更低,社会保障水平也更低,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养老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而机构养老是其中的重要问题。在此人口结构背景下,系统分析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对于促进农村机构养老的健康发展以及农村养老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价值。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利用来自2016年全国12个省的1395份农村调查数据,借鉴安德森的医疗服务利用模型,构建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分析框架,实证分析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问题。主要是研究四个问题:一是农村老年人愿意机构养老的比例;二是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呈现出的个体差异;三是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产生差异的原因;四是农村老年人中不愿意采用机构养老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二是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意愿,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三是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在本次调查中,农村老年人不愿意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不习惯、传统观念约束和服务价格太高,并且这些原因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本文认为,要促进农村机构养老的健康发展,首先在政策制定中要将机构养老定位为农村养老格局中的“支撑”地位是比较合理的政策选择;其次,要因地制宜地促进农村机构养老的健康发展,其核心在于优先促进东部地区农村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注重农村养老机构选址的合理性。第三,要加强农村老年人的老龄化国情宣传,引导农村老年人逐渐转变传统养老观念。第四,要构建温馨的农村机构养老环境,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推广有温度的爱心护理,增强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信心。
其他文献
调查分析保腾高速公路五合立交区边坡工程地质条件,通过ANSYS、FLAC3D建立边坡复杂三维地质模型。运用FLAC3D模拟分析边坡在堆载作用下三维位移场、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边坡
实践中,“不知情交付”这类欺诈性取财案件频繁发生,特点是“盗中有骗”“骗中有盗”,盗骗手段交织在一起使得实践中对该类行为的准确定性产生困难。随着非现金化支付交易方式的普及和流行,侵犯财产的犯罪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因而对传统的侵财犯罪模式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偷换POS机非法收款案件为研究对象,其典型特征是偷换行为兼具“盗”“骗”的成分,同时整个财产流转过程均未以实体财物的样态呈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模式(rul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RBMT)变成如今更为智能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式(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NMT)。短短几十年间,机器翻译的成果已不再机械生硬,而是具备一定的可阅读性。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软件工具的深度开发,科技的进步为翻译这个职业带来的既有机遇
鲁通卡是一种高速公路的通行卡,可以跟车上的标签配合起来使用,能够实现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不用停车就可以交通行费。以往的人工收费方式,工作效率低下,成本高,工作人员每天
人们常说,与欧美人相比,日本人很少开玩笑。不仅跟欧美人相比,就是跟亚洲人抑或中国人相比,日本人也似乎显得有些不善幽默。有本书上写道:日本人在开玩笑时,甚至要先说一句:「
由传染性疾病和重症慢性病引发的公共健康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慢粒白血病、中晚期癌症等疾病患者的数量呈持续上升状态,但是患者由于所处地域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药物,由此引发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令疾病患者无法获得治疗药物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对药物的专利保护。近百年来,关于药物是否应该予以专利保护从未停止过争论。专利制度诞生之初,药物并不在专利制度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