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MRI全身弥散加权成像评价骨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正常成人中轴骨骨髓、腰椎间盘与骨转移瘤病人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及常规MRI/CT扫描成像的研究。评价MR-DWI与WB-DWI+MRI/CT联合方法的应用对正常骨髓和骨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90例(55例健康志愿者+35例恶性肿瘤病人)研究对象列入本研究中,其中健康志愿者中,30例做了常规MRI及局部DWI,25例做了WB-DWI+常规MRI;35例恶性肿瘤病人均在1周之内完成“类PET"(WB-DWI).常规MRI及CT检查,部分病例后续行MRI增强扫描。所有骨转移瘤判断结果均经手术病理、MR/CT检查或者临床随访5个月以上(病灶范围扩大、数目增多、病变处症状加重)证实。WB-DWI的全部扫描数据利用Funtool及3D-MIP软件对其进行后处理。相关参数利用SPSSl3.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统计正常中轴骨骨髓及腰椎间盘的ADC值以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小于等于50岁者为第1组,共27例;大于50岁者为第2组,共28例);统计WB-DWI+MRI/CT综合影像与单独应用MRI/CT影像对全身骨转移病灶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比较两者在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上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研究55例健康志愿者脊柱、髂骨和股骨上段的ADC均值分别为:(0.438±0.077)×10-3mm2/s、(0.304±0.056)×10-3mm2/s.(0.297±0.062)×10-3mm2/s,统计学分析显示:脊柱ADC值明显高于髂骨和股骨,p<0.001,髂骨和股骨的ADC值没有显著区别,p>0.05。腰椎ADC值与年龄性别相关分析发现:第1组的ADC值高于第2组,有统计学意义(t=5.22,p<0.0001);第1组的女性高于男性的ADC值(t=4.43,p<0.05);第2组的男女性别间ADC质无统计学意义(t=2.04,p>0.05);第1组女性ADC值高于第2组女性(t=6.09,p<0.05);第1组与第2组的男性间ADC值无统计学意义(t=0.34,p>0.05);女性腰椎ADC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668,p<0.0001),男性腰椎与年龄无显著相关(r=-0.317,p>0.05)。正常腰椎间盘ADC均值(1.66±0.184)×10-3mm2/s,50岁之前腰椎间盘的ADC值平均约(1.71±0.19)×10-3mm2/s,50岁之后腰椎间盘的ADC值平均约(1.31±0.11)×10-3mm2/s,正常椎间盘的ADC值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人骨髓的ADC值为:(1.611±0.564)×10-3mm2/s。正常骨髓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骨髓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WB-DWI+MRI/CT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为97.22%,特异度为61%,假阴性率为2.78%,假阳性率为39%,准确度为87.24%;MR/CT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为70.37%,特异度为61%,假阴性率为29.63%,假阳性率为39%,准确度为67.79%。由此可见,WB-DWI+MRI/CT综合影像与MR/CT影像在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成人中轴骨骨髓ADC值及腰椎间盘ADC值的研究为弥散加权成像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评价椎体及腰椎间盘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指导。WB-DWI+MRI/CT方法的联合应用是检查骨转移瘤的一种快速、有效、实用的技术,比单独应用MRI/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发展至今已有很长历史,提高敏感性能一直是其研究所追求的目标。特别是灵敏度和选择性,它们是制约传感器实际应用的两个重要因素。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气
农村干部两大难,计划生育和收钱。计划生育是国策,具有一票否决权;国家税收应完成,苛捐杂税交不完。难、难、难!没有难倒郝运来,电视人间不一般。 Rural cadres, two dilemm
在某载重货车车架减重设计中,由于大梁截面尺寸改变后引起车架强度和刚度的下降,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这些措施进行了仿真分析,随后的试验结果也表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发展迅速,各类新型、高效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已经开始逐渐的占领市场,但制造业迅速
采用机械搅拌复合方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X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基体合金成分、SiC颗粒表面状况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