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承气汤对重度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来源 :湖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705664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验证赤芍承气汤对重度肝病的防治作用,探讨赤芍承气汤对重度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赤芍承气汤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重型肝炎的用药与思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提供指导和依据。 方法 随机选择重度肝病住院患者48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3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重型肝炎倾向11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2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重型肝炎倾向]8例;对照组17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重型肝炎倾向]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赤芍承气汤,每日一剂。两组分别于刚入院时及住院治疗两周后予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α-TNF)及大便培养观测肠道九种正常菌群:大肠杆菌(EMB)、葡萄球菌(SP)、消化球菌(PS)、拟杆菌(BD)、酵母菌(SB)、肠球菌(EC)、双歧杆菌(BL)、乳酸杆菌(LC)、梭菌(CD)的变化,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同步监测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观察赤芍承气汤对重度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所观察48名患者肠道均呈不同程度菌群失调。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肠道有益菌群: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均减少,肠道有害菌群:大肠杆菌、拟杆菌和梭菌等均呈不同程度增加;治疗两周后,治疗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群明显增加(P<0.01),大肠杆菌、拟杆菌、梭菌等肠道有害菌群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所有菌群均不同程度减少,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群也减少或未见增加。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均呈不同程度地升高,两组之间的升高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两周后,两组血清α-TNF均降低,其中治疗组血清α-TNF水平降低具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α-TNF水平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另外,我们同步检测患者生化指标发现:治疗组:入院初TBiL250.47±86.62umol/L、ALB32.08±4.57g/L、PTA42.87%±18.39%,出院时TBiL155.12±159.15umol/L、ALB36.49±4.66g/L、PTA69.87%±18.21%;对照组:入院初TBiL290.79±106.90umol/L、ALB31.36±4.13g/L、PTA34.12%±12.00%,出院时TBiL218.39±213.25umol/L、ALB32.37士5.079/L、PTA49.41%士24.10%。经统计分析,治疗组TBIL显著降低 (P<0.01),PTA、ALB等升高则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 .01);对照组PTA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而TBIL、ALB等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1例,好转出院22例,自动出院或转院6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2.0既,平均住院33.40士9.48天,有效率70.97%;对照组17例,好转出院9例,自动出院或转院4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30.77%,平均住院48.巧士44.76天,有效率52.94%。可以明显发现: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病死率,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而且治疗组的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的住院天数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临床辨证使用赤芍承气汤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对症治疗重度肝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肠道有益菌群的数量,降低肠道有害菌群的数量,促进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内毒素血症及重型肝炎的目的;具有抗炎、促进肝脏合成功能等显著作用;可以提高重度肝病的治疗有效率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关键词重型肝炎肠道菌群@赤芍承气汤中医药疗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一个课堂观察者的角度出发,旨在研究大班口语课堂互动教学对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性和学生对互动教学的态度,分析影响互动教学法实施的主要因素。作者进行了为期一个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通讯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移动通讯技术旨在于升级信息化水平,服务于国民经济与人民日常生活。目前,5G成为移动通信领域中备受关注的
石斛为常用中药,为合理开发、利用这一珍稀资源,我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等抗肿瘤药理活性部位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以人宫颈癌Hel
由人为因素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土地污染等现象使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地退化已经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
研究采用眼动方法,分析被试解决数学应用题的眼动特征,揭示其问题表征策略,并从元认知角度探讨了不同表征策略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不同数学成绩的被试解决数学应用题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研究,以达到对舌下络脉诊意义的更深入认识,并为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辅助手段。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也是影响治疗结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该文主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所拥有的关键自然资本。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已成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而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维持生
临床研究 本课题在分析古代研究和现代研究基础上,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活动期的病理性质以邪实为主,基本病机为寒热错杂,痰浊阻络。治疗应以寒热并用,化痰通络。选取自己多
目的:对脑梗塞模型大鼠行针刺治疗,探讨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大鼠在顶叶皮质和海马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和微血管数的差异,为研究临床针刺治疗脑梗塞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实验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