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存在一系列“城市病”,威胁到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健康城市可有效解决城市和居民健康面临的双重挑战,受到国内外城市规划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广泛关注。我国目前面临城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健康中国”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主题,其重点之一即是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然而国内外目前对健康城市的概念还未形成较清晰的统一定义,现有健康城市发展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未覆盖健康城市内涵的全部内容。因此深入分析健康城市内涵,构建一套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完善健康城市理论体系,能有效评估城市发展,为健康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首先,本文通过对健康城市相关理论、健康决定因素的研究梳理,结合人群健康和城市健康的健康城市理念总结出健康城市的概念内涵,即健康城市应是通过健康的城市环境系统、健康的城市经济系统和健康的城市社会系统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健康和福祉的城市。然后本文结合健康城市的内涵,参考国内外社会组织或政府机构及文献研究的各类指标体系,结合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城市健康发展需要考虑约束条件,本文构建了约束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然后,在确定了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文章根据城市健康水平这一概念的模糊性,选择改进熵权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并依据相关文献和标准确定了指标各评价等级指标的标准值,建立了健康城市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本文以我国省会城市为例,利用构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2016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在环境、经济、社会和整体状态的健康发展水平。结果发现,当前省会城市仅广州与福州处于较健康状态,大部分城市处于亚健康状态,各城市在城市系统的不同方面均存在一定短板,因此本文分析了影响各省会城市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当前省会城市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制约因素,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省会城市健康发展水平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