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规模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而农村小学班级规模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农村小学班级规模的研究也就逐渐进入大众的研究视野,并成为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根据国家规定,小学的合理班级规模为40-45人。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班级规模具有差异性。湖南省安化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持,该县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教育发展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从总体上看,安化县的农村小学学校数量与规模受到人口、地域等自然条件和城乡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城镇地区小学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乡村地区小学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该县小学班级规模有以下五个特点:班级数量随人口逐年增加而递增,班级规模与班级数量不均衡,小学年级设置城镇地区比乡村地区完整,小学班级规模城镇地区比乡村地区大,个别城镇的班级规模也不均衡。经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的班级规模会对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活动、享用教育资源以及师生互动产生影响。特定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固定的制度文化、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因素(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域内各乡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因素(当地社会上对教师地位的认同度不高、近几年计生政策的放宽、流动人口数量较多)、政策管理因素(国家集中办学和撤点并校、政府对薄弱学校的改造不到位、管理者节省教育资源)等影响了湖南省安化县的农村小学班级规模,使班级规模不均衡。因此,在现有班级规模较大时,应该采取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分层教学与注重家校联系等教学措施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现有班级规模较小时,应该更新教学思想、采取复式教学、积极营造课堂氛围来改善乡村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同时,为了使农村小学的班级规模合理化,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进行资源的优化与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