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场激光轮廓测量与统一标定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成为工业检测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工业检测环境相对复杂,涉及不同的测量视场需求,因此要求测量技术具有更高的适应性。三维激光轮廓测量技术凭借测量视场和量程灵活、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激光平面标定是激光轮廓测量技术的关键点。目前,激光平面标定方法集中于单一视场系统的标定,而不同视场激光轮廓测量系统的统一标定方法悬而未决。因此,多视场统一标定方法对于激光轮廓测量系统在不同视场下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三维激光轮廓测量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激光平面标定及激光条纹中心提取拟合。针对现有激光平面标定方法仅适用于单一视场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适应性更高的标定方法。通过设计半径及圆心距均不同的同心圆平面靶标,利用移动标定的思想实现不同视场激光轮廓测量系统的标定,并且对标定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分析推导和校正,提高标定精度。为实现对被扫描物体进一步精确测量,改进中心点分段拟合算法,对基于G0和G1连续的直线与曲线特征进行分段。采用Hessian矩阵法提取激光条纹中心点,结合中心点的曲率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思想进行分段点提取及优化,分段后进行多项式拟合,基于G1连续的相邻分段区域之间采用埃尔米特插值的方法进行过渡处理,得到连续光滑的三维点云。为了验证标定方法的适应性、精度及稳定性,本文利用同一套标定系统对三组不同视场的激光轮廓测量系统进行参数标定,根据标定结果对两个标准工件进行多组高度测量实验。三组测量系统实际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为0.006~0.07 mm,标准差为0.0007~0.0082 mm,表明标定方法对不同视场激光轮廓测量系统具有适应性,且标定精度较高,稳定性好;针对分段点提取部分,采用已知分段点的仿真数据在不同高斯噪声下进行分段点提取实验,分段点提取误差较小,实际扫描数据同样具有较好的分段结果。
其他文献
视觉问答是一个典型的多模态任务,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两大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个任务需要同时对图像和文本进行处理并将两种
自由空间光(Free Space Optical,FSO)通信又称为无线光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无频谱许可、组网灵活和保密性高等优点,是当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FSO通信在大气
数学解题要求学生要能够根据题意自主制定计划解决问题,此时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可以为高中生在综合性和灵活性更强的高中数学题中提供帮助。目前已有的文献
随着对传统蒸汽压缩制冷技术在能效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冷剂使用的限制,发展具有节能和环保特征的新型固态制冷技术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本文首先总结了磁制冷、弹热
人脸识别是指利用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信息结合字典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判别分类,进而实现对身份认证的技术。该技术作为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于现实生活的重要分支之一,不仅方便了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已经拓展到医学领域,其中虚拟手术仿真技术就是其典型应用之一,对于新手医生进行手术前培训,练习解决真实手术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LED光通信是一种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为光源,以光波作为信号载波的近距离无线光通信技术,其结合了光通信与LED光源的特点,具有带宽大、无需频谱申请、传
随着多核硬件的广泛普及,多线程编程技术也被应用到计算机领域的各个方面,多线程编程技术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多核众核设备的超强计算能力,在同一时间执行多项任务,还可成倍加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承载着为社会储备创新人才的重任。《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在第二条中也再次明确提出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
低秩近似是图像成像、传输和识别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图像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媒介,自然界中存在的图像大多为二阶灰度图像或三阶的RGB图像,而且图像在传输过程中易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