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不断推进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需要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建立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不仅有利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而且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通过调查研究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双鸭山市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对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找出制约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设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思路和具体对策,为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双鸭山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参考。论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框架与思路等。第二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研究部分,主要介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公共物品理论、集体行动的逻辑等公共选择理论以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第三章详细阐析了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从目前的建设状况来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已经开始起步,农村文化活动已经开始萌动,农村文化队伍已经开始组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已有萌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始着眼并落脚于对农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第四章集中剖析了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认为,虽然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开始启动,但客观地看,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阵旧,总量偏少;经济缺乏,投入不足;文化建设队伍薄弱,活动形式单一;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特色文化挖掘不够,尚不能深入农民心等问题突出。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有体制上的制约,也有财力与传统生活方式上的制约。第五章深入探讨了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结合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双鸭山市需要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目标,厘清发展思路,并以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题。这些措施主要有:第一,建立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规;第二,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建立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营管理机制;第四,建立以政府为主、多元为辅的投融资机制;第五,积极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活动方式;第六,提供文化服务产品的专业文化工作者队伍;第七,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本文认为,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以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为着眼点与落脚点,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带动农村经济、丰富农民群众业余生活、保障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为主线,这是一项复杂且长久的工程,需要做好长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