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文化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尤其宗教文化深深影响了南亚、东南亚地区并形成了自己的印度文化圈,印度文明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印度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印度是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高山、大河、沙漠和海域等复杂的地表结构,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变幻莫测的气候造成印度地理上区域差异性大,人文上形成了印度民族、人种、宗教等文化的多样性。印度历史上持续的外族入侵和迁入促使印度的文化多样性更加分化,这种不同民族入侵形成的冲击波导致印度空间上小国林立、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印度以“超自然为中心”的宗教传统和社会生活总理想形成了印度社会群体凝聚性弱、分散离心力强,难以形成国家和民族意识,这种软弱的政治整合性又加速了印度社会的分裂。种姓制度的发展和分化又人为的把印度社会分割成细碎的、封闭的蜂窝状结构,造成空间上的物理隔离,而这种组织结构又被印度的正统宗教印度教,以《摩奴法典》的形式宗教化、合理化和法制化。从而造成印度文明在时间上断裂,在空间上分散的特征。印度文明的分散性特征表现对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印度人的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印度这种“分”的思想,是印度文明的独特产物,也是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的本质和核心特征。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的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几方面的内容。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在人文地理上的表现。用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论述了印度独特的位置和地表结构对印度人文的影响;第二章,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在历史沿革上的表现。用文明长时段的理论论述了印度在历史沿革中表现出的不同种族的持续入侵和由于环境造成的小国林立政治分裂互相影响,加速了印度文明的分化;第三章,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在宗教和种姓上的表现。通过各个文明时期种姓制度的分化,以及印度教法典使这种分化宗教化、法制化导致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具有长久稳定性。第四章,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在社会群体上的表现。用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论述了宗教传统对社会群体离心率的影响,证明了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的文化心理学基础。结语:总结全文,用比较视野总结了印度分明分散性特征的必然性,并对印度分明分散性特征在中印交往方面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以及对本研究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探讨的地方做了说明。全文系统说明了印度文明的分散性特征是印度文明的本质和核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