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都将其视为教育和课程改革密切关注的要点。同样,在中国也形成了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热潮,教育界也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放到了一个空前未有的高度上,引发了诸多的学术讨论和实践变革。如何顺应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将其落实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进行卓有成效的课程建设,成为了各科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美术是陶冶情感、完善品格、培养创造力的一门学科,同时也具有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重彩画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属性,但却因观念和审美的变革受到了长期冷落,近年来虽有复兴的迹象,但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却鲜有出现。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核心素养、重彩画及其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重彩画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并采取合作探究式的单元化教学方式,使重彩画课程成为适合初中学段的美术校本课程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现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初中美术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各级各类美术教师的访谈,明晰了重彩画融入初中美术课程的积极意义与现存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重彩画校本课程建设策略和方法,设计了《敦煌壁画经典新说》和《新生的T型“箔”画》两个单元课程并加以实施,进而对研究的成效、局限和展望做了总结。希望本研究能够为重彩画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以及其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美术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