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手征幺正方法做了两部分工作:一,(B)→Dπ+π-中的ρ-ω混合效应;二,重夸克偶素衰变过程中寻找h1。 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发现基于手征幺正方法关于(B)0→J/ψπ+π-的结果与LHCb的实验数据有点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I=0(ω)和I=1(ρ)之间存在同位旋破缺,会导致不变质量谱中峰值存在差异。类似情形也会发生在(B)→Dπ+π-过程中。本文计算了类似含有同位旋破缺的衰变过程。文中使用了C.Hnahart文章(B)0→J/ψπ+π-过程处理ρ-ω混合方法,得到(B)→J/ψπ+π-和(B)→Dπ+π-过程中的不变质量分布。其中(B)→Jψπ+π-的计算结果,弥补了前人没有考虑混合的问题,峰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类似,有理由相信在(B)→Dπ+π-也要考虑ρ-ω。 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本文使用手征幺正方法结合隐局域规范计算了Υ→ηch1→ηcD*(D)*,ηb→J/ψD*(D)*,Υ→ηD*(D)*,ψ(3770)→ηK*(K)*和ψ(3686)→ηK*(K)*等三体衰变过程,预言由D*(D)*和K*(K)*形成的h1存在。从计算结果看,无论是动力学势还是常数势得到的分布线型与相空间差异很大。可以断定在以上几个过程中存在h1。可以建议实验到相应的衰变道寻找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