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黑磷基材料的结构设计与热电性能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you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现阶段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消耗的能量仍主要来自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受限于热机的转换效率,大量的能量以废热的形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新型无污染的能源转换方式,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热电材料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转换的新型功能材料,在工业废热回收领域表现出极高的应用潜力。热电材料的转化效率由热电优值ZT表征,ZT=S2σT/κ,其中S、σ和κ分别是Seebeck系数、电导率以及热导率。这三个热电参数之间相互关联,因此很难实现独立调控和优化,这也是限制传统热电材料体系热电转换效率难以突破的重要瓶颈。目前,商用热电材料如Pb Te、Bi2Te3体系,多含有毒的重金属或昂贵的稀有元素(Pb、Ag、Te、Bi等),且实验合成工艺要求严格,制造成本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寻找经济和环境友好的高性能热电材料至关重要。近些年来,层状黑磷作为一种性能比肩石墨烯的新型半导体材料,成为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独特的褶皱蜂窝状结构使黑磷的电学、热学等性质在层面内呈现出高度的各向异性和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加之其安全无毒、合成元素低廉,有望成为高性能热电材料。然而由于黑磷热导率偏高且在空气中易氧化降解,严重限制了黑磷热电优值的提升和在热电材料领域的实际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详细研究多维度黑磷体系的电子结构、声子结构,并结合玻尔兹曼输运理论研究其热电输运性质,探索多种调控手段(包括纳米维度的尺寸效应、超晶格结构、表面应力、载流子输运取向、掺杂等)对材料电子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协同影响效应,以期加深对体系微观结构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关联的理解。本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1.第五主族元素替位掺杂可有效提升黑磷块材的热电性能。通过系统研究黑磷和第五主族元素(N、As、Sb和Bi)掺杂后黑磷的热电性能发现,第五主族元素掺杂增强了费米面附近本征元素与杂质元素p电子态间的耦合,有效调整能带结构,提高了黑磷能带的各向异性,使黑磷沿zigzag方向的电输运性能得以显著提升。在300 K下,p型BiP7和n型NP3的最优ZT值可高达1.21和0.87,相比本征黑磷的热电优值提高了17.7和9.8倍。本工作为提高黑磷热电转换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2.黑磷纳米管的结构设计及热电输运性能的理论探索。黑磷的电学和热学性质具有层面内各向异性,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探索载流子传导的不同取向以得到最佳的热电输运性质,我们构建了沿不同晶轴(1,0)、(0,1)、(1,1)、(1,2)和(2,1)取向的黑磷纳米管。通过计算发现,黑磷纳米管的电子结构与晶轴取向之间存在强烈的依赖关系,沿(1,1)晶轴取向纳米管的表面电子态沿轴向分布,电子结构具有多能谷的能带特征,有利于电输运性能的提升。进一步计算分析发现,该纳米管载流子迁移率在室温下可达2430 cm2V-1s-1,约为黑磷烯的2.5倍,室温热电优值相比黑磷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本研究工作表明载流子输运取向的定向调控可显著提升各向异性材料的热电性能,为寻找高性能柔性热电材料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3.类黑磷结构GeP3体系的高性能热电材料设计。具有类黑磷层状结构的GeP3体系具备高载流子迁移率,但其较窄带隙导致Seebeck系数较低,不利于热电输运性能的调控和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层状GeP3中插层六角氮化硼(h-BN)构建异质结构展宽带隙,调控能带结构,提高热电势。计算结果显示GeP3/h-BN异质结构具有独特的多能谷电子特征,表现出优异的热电性能,其室温下p型材料ZT值可高达5.13,此外,通过施加5%的拉伸应变,可使其n型掺杂的热电优值在室温下达到1.15。该工作拓展了高性能黑磷基热电材料的研究空间,为新型环境友好型热电材料的实验制备和探索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保障。
其他文献
二维材料自发现以来研究人员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的许多物理和化学性质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2004年石墨烯首次被成功制备,在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领域已经展露了非常优秀的性能。尽管石墨烯电子迁移很高,但是基于其零带隙的特点,不能表达电路“通路”、“断路”,严重制约了其在电子、热电、光电等领域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新型二维材料的黑磷(black phosphorus)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我
与传统的线性系统相比较而言,非线性系统在生物化工系统、电力系统等实际工业环境中有着更为广泛地应用.因其本质上对系统有更为精确而又可靠的描述.所以表现形式上更为复杂和多样,这也成为了非线性控制理论中的热点和难点.进一步讲,事物变化规律具有多种不可预知的不确定性和时间上的延迟,它们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系统不稳定.因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多种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稳定性问题和时滞不确定
随着激光的产生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光学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为了更深入地挖掘激光的潜能和转化相关光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大批科研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光场调控这一领域。在光的基本性质中,振幅、频率、相位和偏振是表征和调控光场的重要参数,对于偏振,人们主要是以矢量光场的形式对光场的偏振态进行空域调控。矢量光场相对于传统的标量光场具有丰富的调控自由度,为焦场的空间分布提供了更多变化,拥有许多新颖的
理论预言相对论重离子对撞中会产生夸克解禁闭的特殊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 Gluon Plasma,QGP)。研究QGP的特性是物理领域的一个世界性前沿课题。双轻子产生于系统演化的整个阶段以及它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特征使它成为研究QGP中手怔对称性恢复以及QGP热辐射的理想的电磁探针。因而,在重离子对撞中进行双轻子的测量是目前国际上开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另一方面,费米提出以相对论速度运
双原子自由基在大气化学,星际物质等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确的势能函数是描述分子反应微观机理的关键所在。虽然双原子分子的势能函数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对双原子分子势能函数精度的要求日益增强。通常在构建势能函数时,误差主要为:计算时产生的误差,基组的不完备性产生的误差和拟合时产生的误差。本文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利用Dunning小组开发的相关一致基组来减小计算时所带来的误差,但是相关一致基组并不是完
长短波(LS)方程是一种非线性共振波方程组.在物理学中,这个方程用来描述高频电子等离子体的共振和相关的低频离子密度扰动.在生物学中,它被用来研究表面波与重力和毛细血管压力的相互作用.此外,这个方程还应用于内波分析及Rossby波中.由于它丰富的物理和数学性质,此方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我们选取这个方程来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长短波(LS)系统的适定性和动力学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方程解的长
有机-无机杂化晶体材料,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骨架自组装而成的新型复合晶体材料,同时兼具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优势,具有成本低廉、合成简单、重量轻、结构可塑、加工方便、机械柔韧性和绿色环保性等许多优点。冠醚骨架有机-无机杂化晶体材料,是以具有良好的可修饰性、结构可调可控性及功能多样性的18-冠醚-6为骨架基础,引入不同无机酸、有机胺制备成的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能的晶体,如相变、介电、半导体、光学
本文研究了两类椭圆方程基态解的存在性和其它相关性质.首先,考虑下面带有一般非线性项的半经典Kirchhoff方程:并且研究了(SKε)的半经典Nehari-Pohozaev型基态解的存在性,其中f(u)~|u|-2u,q ∈(2,4].利用关于V的衰减性和单调性的假设,我们推广了原本适用于q ∈(4,6)的结论,并且证明了当ε→0时,基态解vε的极大值点趋向于V的极小值点.此外,对于任何的εn→0
有机半导体材料从实验上发现之初,到现在进入到商业应用,一直带给人们物理上新的认识。首先是对有机半导体材料导电机制的研究,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载流子是孤子、极化子等准粒子。材料在基态和激发态的电子能带结构完全不同,掺杂可以剧烈改变材料的导电性。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可修饰性,又促进了其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有机材料的低成本、易加工等特点,促进了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不断研究,目前效率最高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效率已经
在工业进程、先进制造以及航空航天等实际系统的控制过程中,干扰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干扰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系统所处环境变化导致的外系统干扰,比如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导弹系统遭受的阵风干扰;另一类则是由系统未建模动态、动态参数摄动等因素造成的系统内环境产生的干扰,如飞行器系统中的气动参数不确定等.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不断革新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众多中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系统抗干扰控制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