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从教育政策制定、学校教育改进发展、纠正社会舆论导向等层面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推进学生减负工作。家长作为在学生是否参加课外补习这一决策中的主导者,引导家长理性选择课外补习对于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家长课外补习决策行为的原因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或者环境某一单一维度上,而未将二者整合起来进行研究。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从教育政策制定、学校教育改进发展、纠正社会舆论导向等层面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推进学生减负工作。家长作为在学生是否参加课外补习这一决策中的主导者,引导家长理性选择课外补习对于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家长课外补习决策行为的原因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或者环境某一单一维度上,而未将二者整合起来进行研究。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认为,认知和环境因素会共同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因此,本研究在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期望不一致理论,构建了初中生家长课外补习决策模型,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结果预期、家长教育期望和期望不一致等因素共同影响家长的课外补习决策行为。为了检验上述假设模型,研究选取了甘肃省兰州、白银、张掖及武威4个城市,13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的5268位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长的课外补习决策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长,越有可能为子女选择课外补习。(2)家长的教育期望对其课外补习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家长期望子女未来获得的学历水平越高,越有可能让子女参加课外补习。并且,当子女目前的学业表现低于家长的期望水平时,家长更有可能做出课外补习决策行为;而当子女目前的学业表现高于家长的期望水平时,家长为子女选择课外补习的可能性较低。为此,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降低家长学业结果预期。(2)推进教育去商业化,减少家长的补习需求。(3)引导家长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合理设置对子女的教育期望。(4)优化教育补偿机制,增加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教育机会。
其他文献
必要基因是维持物种存活、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最小基因集。由于对必要基因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因此鉴定这类基因一直都是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先前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技术将基因随机或者系统地失活,进而基于物种的存活与否评价它们的必要性(例如:单基因敲除、RNA干扰、转座子突变等)。然而由于时间与资金的限制,此技术在许多物种中一时还难以实现(例如在基因组水平识别人类的必要基因集
背景核苷酸的替换依赖于上下游序列的碱基组成,对于核苷酸替换的相邻位点研究有助于理解核苷酸替换、DNA蛋白质互作以及DNA修复等生物过程的基本发生机制。而目前关于核苷酸替换对相邻位点依赖性的研究中,CpG二联核苷酸的高突变效应最受关注。许多替换相邻位点的相关研究集中在人类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中。相对熵作为信息论中的研究工具,可以被用来分析遗传信息。本研究基于相对熵的研究方法,在细菌基因组中研究替换的
乳房炎是奶牛最重大的疾病,每年给乳制品行业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转基因奶牛分泌的抗菌肽表现出抗乳房炎的特性。体细胞基因打靶与核移植技术相结合为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了强大的方法。最近的研究发现,锌指核酸酶诱导的精确的双链断裂可以促进外源的DNA片段整合到已知的基因组位点,导致高效的位点特异性的基因整合。锌指豁口酶是一种可编辑的核酸酶,它可以通过对锌指核酸酶的改造来诱导在基因组DNA上产生位点特异性
为了探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河北献县某中职院校学生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对其情绪变化的影响,为疫情期间更好进行网络授课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建议。本研究分别进行两次问卷调查,2020年2月-3月选择某中职院校一至三年级职高部分学生共422人作为被试,通过问卷星在线填写一般资料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对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和疑病等得分进行分析。2020年6
收容教育制度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曾经对维护社会秩序、治理卖淫嫖娼等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国家现废止了对失足妇女的收容教育制度,但卖淫嫖娼这一社会问题仍然存在,与此相关联的失足妇女这一群体也仍然存在。一方面,其从根源上仍然支撑着嫖娼这一社会丑恶现象,另一方面,失足妇女本身也是社会需要关注并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的一个弱势群体。从社会文明发展、维护社会秩序、治理卖淫嫖娼等方面来讲,对失足妇女的帮扶
在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防安全的威胁中,空中隐身目标的无源探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应用于军事环境,本文研究了无源探测空中目标的机理,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天气、不同环境的空中目标无源探测模型,并对典型目标、地貌的辐射特性进行了测量。其中重点研究了目标(及地貌)辐射特性重要参数(反射率、散射率)与其材料、极化、粗糙度的关系。为了更准确地估计探测距离,对太赫兹、毫米波信号的大气传输特性也进行了详细分
本文将西北师范大学当前在读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作为职前汉语教师,是本文主要的调查对象,在职汉语教师作为参照组,用于对比研究两类汉语教师信念情况。主要依据北京语言大学吴世芳于2019年编制的“对外汉语教师信念系统量表”对我校的93位职前汉语教师和32位在职汉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设置相关个人背景信息调查其影响因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再结合访谈和课堂观察,旨在回答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职前与在职汉语教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