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在对外汉语领域中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对新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则更少。新手教师在初涉口语课教学实践时,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的他们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最终形成了什么样的实践性知识,以及这一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的回答对促进新手教师在口语教学实践性知识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文献进行研究与综述,从而确定了本研究的选题范围以及研究内容。研究中采用陈向明(2011:230)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本研究选取韩外大孔子学院一位新手教师志愿者(简称教师A)为研究对象,收集他初涉口语教学的三个月(第一学期)的教学日志、案例分析材料,并辅以追踪访谈,归类描写并分析教师A的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情况,包括实践性知识形成与否、形成周期、生成机制以及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等。另外,根据陈向明(2011:182)对实践性知识生成媒介的分类——“个体反思层面”和“集体互动层面”,本研究从这两个维度分别对教师A实践性知识形成进行考察。在教师“个体反思层面”,首先根据教师A教学日志的话题内容将其分成若干案例,纵向考察在教师A在其个体反思下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对日志可能没详尽记录或遗漏的地方重点地进行补充访谈,从而更为客观地把握教师A的实践性知识形成情况。然后,对教师A进行访谈,了解到影响教师A反思的因素。在“集体互动层面”,使用陈向明(2011:182)对集体互动活动的分类,主要从教师实践共同体和交往活动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我一年来对教师A所在集体——韩外大孔子学院的观察和了解,对其集体互动合作情况进行客观地描述和分析。其次,结合教师A的日志以及对他的深入访谈,发现集体互动活动对教师A实践性知识形成的作用。根据本文研究的结果,综合评价教师A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针对如何促进对外汉语新手教师的口语课堂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提出建议,主要从新手教师个人和孔子学院师资培养环境这两方面来谈。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系统概括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并分析研究的不足与局限,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