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地区流体压力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e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余年的勘探实践证实,川西地区存在大面积、高幅度的异常流体压力。流体压力的分布与油气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对形成流体压力的主控因素和流体压力与油气藏之间关系的研究就格外重要。这一研究不仅仅限于现今流体压力的成因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流体压力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上述规律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本文以现今压力分布规律为基础,利用压实研究、包裹体测压为约束,使用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了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流体压力的演化历程。着重分析了流体压力演化与生烃、疏导体及流体封盖等成藏要素之间的时、空关系。建立了川西地区三种典型的成藏模式。 研究过程中获得以下主要认识: 现今,川西地区自蓬莱镇组至须家河组均可见异常流体压力,压力系数1.0—2.2,可被分为常压段、高压段和超高压段(仅存在于川西北部)三段;须家河组超压中心位于梓潼凹陷,压力系数可达2.2。 古近纪以前,川西地区超压主要由地层欠压实作用引起,烃类物质的生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新近纪至今,构造挤压作用使上三叠统流体压力再次升高。即,超压的演化经历了沉积型超压阶段(J2—E)和构造型超压阶段(N以来)两个主要阶段。沉积型超压的形成、演化过程中,川西北部的流体压力在J3p沉积末—K1末发展到鼎盛阶段,之后调整消退;而川西南部,流体压力出现J3p沉积末—K1末、K2末—E二次鼎盛期。受沉积性质控制,沉积型流体压力中心长期位于川西南部地区,向川西北、川中地区递减;而受构造活动强度影响,构造型流体压力以川西北的梓潼坳陷地区最强,向川西南、川中地区减弱。两种类型的流体压力均在断裂和裂缝发育区得以释放,降为低值。 川西地区流体压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非常密切。作为流体从烃源岩内排出的动力,流体压力相当充足;得到有效释放的压力体系有利于获得有效的成藏动力;流体压力演化与疏导体系发育配合较好;异常压力层亦可作为压力封盖,阻止下伏天然气藏的散失。通过综合研究,建立了低幅超压近源油气藏、低幅超压多级油气藏、盆内坳陷超高压近源油气藏三种典型成藏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风力机叶片向着大型化、轻量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要求提高叶片材料的性能来增加强度和减轻重量。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的特点,是制造轻量、高强风力机叶片的首选材料。目前,采用填埋或燃烧等处理废弃叶片的方式会破坏环境,最优的解决办法是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为适应风电市场的发展,有必要开展热塑性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的性能研究。本文筛选出符合纤维与基体界面低黏浸润要求的热塑性复合材料CF/PE
柳家坡2号滑坡位于安康市岚皋县,是一个松散坡积物类滑坡。该滑坡位于岚皋县西坡滑坡群中,其规模和滑坡推力较大。当滑坡的推力达到2000KN/m,单排桩或者一般的支挡结构已经无法
链式开沟机具有工作效率高及实用性广泛等特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机械领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目前对链式开沟机自主研发能力依然存在不足,大部分开沟部件都在效仿国外产
四川省凉山州地区受地质构造、河流切割等因素影响,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坡度陡,多呈“V”型高山峡谷地貌。受地形影响,区域内小气候特征明显,短历时的集中强降雨频发,导致凉山
中原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沉积后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埋藏及热演化历史,不同地质时期古地温梯度和剥蚀厚度恢复是热史研究的基础和关键。论文应用平行动力学模型(EASY%Ro)模拟计算
毛利率持续上升,浆价下行红利有望维系rn2019年公司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42.93%;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上升41.72%.利润增速快过收入增速,暗示产品毛利率提升.公司产品毛利率提
期刊
伴随着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逐渐成为中国冶建行业、建筑业的龙头企业。公司拥有9个分公司、一个建筑设计研究院、12个控股公司和多种机械设备。
煤层厚度是煤矿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其变化会影响采掘部署、增加掘进巷道数量、影响生产计划、降低回采率。另外,煤厚还影响采区的合理布置、采煤方法的正确选择、
本文阐述了地震勘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实际生产中处理复杂断块地震资料时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对复杂断块地震资料处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华北探区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