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窑素三彩在当代陶艺语境下的再设计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为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找寻一种最能体现民族文明的物质载体,那么定当陶瓷莫属。源远流长的中国古陶瓷文明自始至终都推动着华夏民族的发展。技术与艺术的交接与融合无不彰显这一人类智慧结晶的无边魅力。在中日文化悠久的交流史中,茶道文化是其中最精彩的篇章。在日本悠长的茶道演化历史中,流传下了很多与茶道相关的中国艺术品。其中有一种产自福建窑的陶瓷,在日本茶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漳州市平和县南胜田坑窑的素三彩香盒,日本称之为“交趾瓷”。素三彩香盒既是江户时期日本茶道中放置添炭表演香团的容器,又具有装饰作用。此前一直认为“交趾瓷”产自越南,直到本世纪90年代初,漳州平和县南胜镇田坑村古窑址的发现,才确认了“交趾瓷”的产地源自福建漳州。漳州窑素三彩曾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抹,但在现代,由于文物资料极少、制瓷工艺复杂与素三彩香盒体量与用途的固有性等原因,它早已遗落在高速信息与快时尚的潮流之后,难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漳州窑素三彩早在2010年就获得了漳州市非遗项目的称号,且在2017年正式评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希望保留其本质,在当代陶艺的语境下给予素三彩新面貌。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该课题的选题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和特色创新之处等问题:第二章对漳州窑素三彩瓷做了一个总体概述,也着重讨论了漳州窑素三彩和唐三彩与景德镇窑素三彩之间的异同关系;第三章结合本文的研究课题讨论素三彩瓷与当代陶艺的碰撞与演化,思考传统工艺的当代化发展,与当代陶艺创作思维的融入对素三彩瓷发展的意义;第四章则是对设计作品《素说》系列的逐一说明与展示;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本课题着眼于将非遗工艺素三彩突破“恢复”这层枷锁,而进入到一种升华的阶段,也希望能给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一种可能性。
其他文献
液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得到广泛应用,在其使用方面需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日常维护。总结了核磁共振实验室维护和管理的原则以及近4年在操作、维护、管理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采用校院两级平台共同建设,通过资质认定体系将学校的二级平台整合为统一的实验室资质认定部门,解决了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实验室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高校不仅是一种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活动,而且是与学科发展、技术合作等方面紧密有关,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广泛合作,逐步建立高校教
在大学理工科学生的实验课程中应用研讨式教学法需要关注一些实际问题。首先提出了实验课程采取研讨式教学法的指导原则,包括课堂以学生为主,以讨论的方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北京开放大学引进英国开放大学的网络课程的实践经验,结合教育经济学和相关市场营销理论,探讨在新形势下开放大学引进课程营销策略,在SWOT分析框架下对开放大学引
对于现代混凝土来说,大量使用矿物掺合料是客观现状和发展趋势,尽管水泥在混凝土中用量趋于降低,但仍旧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以及各项性能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泥依旧在现代混凝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仍然是现代混凝土的“重要基因”。目前水泥存在着细度过细、早期强度高和水化放热量偏大、混合材料品种和含量混乱、熟料中C_3A含量偏高、碱度偏高等问题。抗裂水泥通过控制细度和改变矿物组成达到对现代混凝土体积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