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为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找寻一种最能体现民族文明的物质载体,那么定当陶瓷莫属。源远流长的中国古陶瓷文明自始至终都推动着华夏民族的发展。技术与艺术的交接与融合无不彰显这一人类智慧结晶的无边魅力。在中日文化悠久的交流史中,茶道文化是其中最精彩的篇章。在日本悠长的茶道演化历史中,流传下了很多与茶道相关的中国艺术品。其中有一种产自福建窑的陶瓷,在日本茶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漳州市平和县南胜田坑窑的素三彩香盒,日本称之为“交趾瓷”。素三彩香盒既是江户时期日本茶道中放置添炭表演香团的容器,又具有装饰作用。此前一直认为“交趾瓷”产自越南,直到本世纪90年代初,漳州平和县南胜镇田坑村古窑址的发现,才确认了“交趾瓷”的产地源自福建漳州。漳州窑素三彩曾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抹,但在现代,由于文物资料极少、制瓷工艺复杂与素三彩香盒体量与用途的固有性等原因,它早已遗落在高速信息与快时尚的潮流之后,难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漳州窑素三彩早在2010年就获得了漳州市非遗项目的称号,且在2017年正式评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希望保留其本质,在当代陶艺的语境下给予素三彩新面貌。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该课题的选题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和特色创新之处等问题:第二章对漳州窑素三彩瓷做了一个总体概述,也着重讨论了漳州窑素三彩和唐三彩与景德镇窑素三彩之间的异同关系;第三章结合本文的研究课题讨论素三彩瓷与当代陶艺的碰撞与演化,思考传统工艺的当代化发展,与当代陶艺创作思维的融入对素三彩瓷发展的意义;第四章则是对设计作品《素说》系列的逐一说明与展示;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本课题着眼于将非遗工艺素三彩突破“恢复”这层枷锁,而进入到一种升华的阶段,也希望能给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