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亚氮(N2O)是大气中一种长寿命的痕量气体,大气中N2O浓度的持续增加不仅可以导致全球变暖,而且会破坏臭氧层,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研究表明农田土壤,尤其是热带地区土壤,是全球最主要的N2O排放源,贡献率高达70~90%。结合香蕉在热带地区N肥施用量大的作用,研究香蕉种植地土壤N2O的排放对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静态箱法原位测定施用不同氮肥类型(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钙,有机肥,尿素+有机肥)的香蕉地土壤N2O直接排放通量和间接排放潜力,分析了影响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主要环境因子,并初步探讨了减排实施的可行性,并结合香蕉肥料利用率和产量,为香蕉N肥施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海南蕉园不同施肥处理间N2O通量存在差异。整个生长期内N2O排放最高的是尿素处理,其排放通量为46.27ug·m-2·h-1,最低的是硝酸钙,其排放通量为23.06ug·m-2·h-1。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5cm处土壤含水量相关不显著。有机肥处理的土壤N20排放通量的峰值滞后于其他处理。香蕉叶片SPAD与产量显著相关。施化肥处理间叶片SPAD值和香蕉产量差异都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有机肥处理。尿素处理和硝酸钙处理叶片SPAD与N2O排放显著负相关,其它施肥处理的相关不显著。不同施肥处理的香蕉体地上部吸收养分量存在差异。化肥处理间N利用率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有机肥。各处理间P、K利用率差异不显著,N肥类型未对香蕉吸收P和K产生影响。硝酸钙处理和有机肥处理的香蕉含C量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碳酸氢铵处理,显著低于尿素处理和有机肥+尿素处理。对于海南蕉园土壤,硝酸钙可能是既能保证产量又减少N2O排放的施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