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组织劣化和蠕变损伤的非线性超声表征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75316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长期服役会产生组织劣化和蠕变损伤,使设备服役存在潜在的威胁。研究表明,非线性超声检测技术对组织变化较为敏感,有望成为评价蠕变早期损伤的有效方法。本文对T8钢进行球化退火处理,制备不同球化程度的样品。利用超声声速、衰减系数和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对珠光体球化程度进行评价,结合金相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随球化退火保持时间增加,珠光体组织从层片状发展成严重球化。随球化程度增加,声速和衰减系数变化不明显,变化率分别为2.6%和3.7%。传统的超声线性参数对组织变化不敏感。(2)非线性参量随珠光体球化程度增加而单调增加,变化率为57.5%。这是由铁素体基体内相界面的面积增大和石墨化现象导致的。非线性系数能有效表征珠光体的球化程度。对20钢进行蠕变拉伸试验,制备处于不同阶段的蠕变损伤样品。利用声速、衰减系数和非线性参量对蠕变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合金相和透射电镜微观组织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在蠕变损伤的早期阶段,声速和衰减系数变化不明显,到了蠕变后期,声速降低,衰减系数增加。利用超声线性参数评价蠕变早期损伤较为困难。(2)在蠕变的整个过程中,非线性系数随蠕变保持时间增加而不断增加,变化率为36.5%,和应变呈正比关系。蠕变过程中,随着变形量增加,位错密度不断增加,经过定量拟合,两者呈正比关系。位错密度的增加导致非线性系数增大,经过定量拟合,两者呈正比关系。非线性系数能较好的表征蠕变损伤的整个过程。
其他文献
PMN-PT晶体是PMN-x PT[(1-x)Pb(Mg1/3Nb2/3)O3-x Pb Ti O3]晶体的简称,其中x表示PT的含量。这一系列的晶体具有比传统陶瓷材料更高的压电系数和机电耦合系数,并且介电损耗较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交流接触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可靠性、寿命等方面要提高以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不同结构型式的电磁系统具有不同的动静态特性,因此结构型式影响着接触器性能的高低。而对接触器稳健性的研究能够降低噪声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从而保证其良好的输出特性,对于提高接触器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以不同结构型式的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实现了对电磁部分进行选型,对静态特性和
生物膜上的离子通道蛋白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着各种离子的跨膜运输。在神经传导、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以及激素分泌等生命活动中,它们都扮演着中重要角色。近些年来
撞击流和交叉射流是两种比较常见的流动方式,由于其在流动、传热传质和混合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得以在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基于此,本文对T形管中的气相撞击流和直管中的气
超细硬质合金刀具被广泛应用于机加工行业中。随着材料的发展和不断更新,对硬质合金刀具的性能提出更多的要求。本文在WC-6%Co、WC-8%Co(以下均为质量分数)、复合抑制剂(VC/Cr3C
页岩储层物性较差,孔隙直径大小量级多为纳米级,复杂的孔隙结构及多样的气体赋存方式导致了页岩气的渗流机理极其复杂,同时也使得渗流力学中诸如达西定律等宏观定律不再适用
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s,MREs)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它是由磁性颗粒和高分子材料混合固化而成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由于微米级磁性颗
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y)是上世纪60年代在射电天文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作用距离远等优点,在我国“嫦娥”任务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后,逐步成为深空探测中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制备工艺简单,适合进行机械加工等特性,同时在力学性能上也具有一定优势,比较适合进行规模化生产。原位法作为镁基复合材料的
近几年来,纳米硅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特性,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目前采用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模板法等方法制备的纳米硅材料虽然可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