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在稳定的生活环境下,人们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开始降低,而现代家庭关系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这些问题综合作用导致了家国情怀教育意识淡薄。具体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来,作为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追求答题技巧等知识性目标,疲于设计情感类目标,没有将家国情怀教育问题落到实处;作为学生,认为爱国主义等没有实用之处,枯燥无味,又没有一定的考核标准,没有引起重视。所以,有必要重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新重视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本研究是基于以上背景开展,研究中从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终身学习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紧迫性。本研究中最大的难点是对家国情怀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大量阅读传统文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考了学术界的观点,对家国情怀重新进行了界定,将其界定为一种心理情感,这是从个人的维度来展开的,区别于以往的综合维度定义。因此,对其基本内涵进行分析时,为了保持维度的一致性,从个人维度划分为国家认同、仁爱之情、责任意识三个角度。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材料和教学目标中家国情怀是有明显体现的,只是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流于形式,为了避免文章的泛泛而谈,本研究在阐述家国情怀缺失的表现时以课堂实录为切入口,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三个大方面具体分析,用实例来增强论文的说服性。在此基础上,从传统文化淡化、理论意识不足等深处着手,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家国情怀缺失的原因。在具体策略制定上注重可操作性,则是以教师、师生合作、家庭配合为基本视角,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持具体阐述,注重文化素养在家国情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发布了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报告,其中国家认同和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一脉相承,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安排,才能予以落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为家国情怀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