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伐他汀对兴奋性毒性损害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tc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和老年性痴呆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由于均可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龄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长期低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除显著的降低胆固醇外,也能预防和减缓脑卒中和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和进展。由于兴奋性毒性损害在急性脑卒中和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中心作用,我们假说他汀类药物能减轻兴奋性毒性损害,并进一步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兴奋性毒性损害的神经保护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以神经细胞内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异常聚积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以及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异常折叠形成淀粉样斑和神经元的丢失为主要病理特征。既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显著降低Aβ的产生。与Aβ的数量相比,AD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与神经原纤维缠结的数量更为密切,由此,我们假说他汀类药物也能减轻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对NMD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潜在的神经保护机制。观察洛伐他汀对冈田酸(Okadaicacid,O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 方法:选用孕期17d的SD大鼠,取皮质神经元接种培养。通过台盼蓝排除实验评估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测定观察神经元形态和细胞定位、生物素化检测细胞表面受体、NR2B翻转实验评估蛋白降解、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蛋白水平等手段探讨洛伐他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结果:1.台盼蓝排除实验显示500nM洛伐他汀预处理3d、5d,而不是1d,对NMD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害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洛伐他汀神经保护作用依赖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然而,洛伐他汀对蛋白激酶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诱导的凋亡无明显保护作用。TUNEL染色显示洛伐他汀预处理能显著减少NMDA诱导的细胞凋亡。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结果显示洛伐他汀能改善NMDA诱导的MAP-2神经元形态损害,且洛伐他汀神经保护作用呈剂量和时程依赖性。2.对洛伐他汀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表明,洛伐他汀很可能通过影响NMDA亚单位NR2B的细胞内吞作用或/和胞内降解选择性调节NMDA亚单位NR2B表面表达;洛伐他汀抑制NMDA诱导的Calpain激活进而阻断Calpain对其底物NR2B、GSK3、β-Catenin的酶切;洛伐他汀抑制NMDA诱导的Cdk5的激活进而减少胞核Cdk5/p25聚集引起的神经毒性;洛伐他汀对NMD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是PI3K/Akt信号通路依赖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洛伐他汀有助于胞核B-Catenin的稳定。3.应用OA30nM处理大鼠皮质神经元1h,成功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不明显影响细胞活力。LOV500nM预处理4d能在Thr181(AT270),Thr231(AT180),Ser202/Thr205(AT8)和Ser396等磷酸化位点显著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不影响总Tau蛋白水平。 结论:1.洛伐他汀选择性地减轻NMD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害及形态损害,提示洛伐他汀对兴奋性毒性损害相关神经病理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2.洛伐他汀对NMD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洛伐他汀选择性调节NMDA亚单位NR2B表面表达及Calpain介导的下游事件有关。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汀类药物在神经幸存通路中的地位。3.洛伐他汀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提示洛伐他汀对Tau相关神经病理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背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世界上有超过50%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世界各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差异甚大,发
目的:1.颅内段颈内动脉的功能性解剖研究,评价颅内段颈内动脉各段及分支在球囊充盈前后的形态学变化特征。2.3TTOFMRA对颅内动脉系统的评价研究,分析其对颅内动脉的显示能力;三、
目的:  通过研究TNF-α重组溶瘤腺病毒(PPE3-F35-TNF-α)在体外对胃恶性肿瘤细胞存活影响、被感染细胞的死亡方式,并通过对其感染细胞后病毒自身的表达方式来对人类的正常细胞
目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患者中,能否作为预测其急性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MI)院内死亡及远期预后的生物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