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曾指出:“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体育人才是体育事业的核心,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我国正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加速迈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正如火如荼的朝着一体化进程发展,改革需要体育人才,创新需要体育人才,强国需要体育人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也需要体育人才,这也无形中提高了体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规格。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身、心、群、智等全面发展的重任,其发展同样受到社会多元需求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访谈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科学技术等多元理论为指导,对东北三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的师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存在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目标价值取向模糊、教学目标行为主体不明确、教学目标践行的迷失和教学目标层次混乱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现代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教学艺术行为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实现。通过对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在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依据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创新的原则,提出了生本化、师生共创、整体呈现、过程生成和多元评价等的教育教学创新策略。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由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两个因子构成。教师认为组成实践能力因子的教学比赛、临场指挥与裁判实践和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较为重要;理论部分重要程度的运动员素质因子和运动员管理因子、运动员理论因子间均值两两比较都有显著差异:教师认为组成运动员素质因子的篮球运动损伤、预防及康复、篮球运动科学研究工作、篮球运动员的营养与恢复、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篮球高级教练员基本素质与执教要求、高水平裁判员基本素质与培养和篮球意识及其培养较为重要;培养学生能力重要程度的两个因子差异显著,教师认为组成扩展能力因子的自学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科研能力、比赛指导能力较为重要;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存在内容陈旧、内容过繁、功能单一和缺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养成的教学内容等问题。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包括新颖方法和常规方法两个因子。教师认为新颖方法因子的技能迁移法、观摩模仿法、研究性学习法、变化规则法、领会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因材施教法和游戏教学法等11个题目比较重要,但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认为不如新颖方法因子重要的组成常规方法因子的教学方法,却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存在对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匮乏、教学方法创新的认知矛盾和多元化教学方法使用较少等问题。4.尚未建构多元立体的评价方法与机制对篮球专修课教学进行科学有效评价。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存在重视技能性目标的达成,忽视学生多元化整体能力的提高;过分重视对教师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主体以同行为主,忽视了专家和学生的评价;重视对人——教学主体的评价,忽视对课——教学内容的评价等问题。针对以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对于篮球专修课教学质量的评价尝试采用了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这种方法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对专家、同行教师和学生的蕴含信息呈现模糊性的意见,做出了比较科学、全面、客观的反映篮球专修课教学质量的真实评价;其对篮球专修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是一个向量,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点值,所包含的信息更为丰富。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内容: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方法:走向多元与综合;评价:走向理解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