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黄海典型断面悬浮体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l2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11年11月和2012年7月在黄海6条典型断面上开展水文和悬浮体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各断面水体在夏、秋季的温度、盐度、浊度和叶绿素a含量等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夏、秋季黄海悬浮体的分布特征和输运变化规律,进而探讨浮游生物以及黄海暖流、黄海冷水团等重要水文过程对黄海悬浮体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海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受地理位置和环流结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秋季,黄海暖流对南黄海中部海域影响较大,影响范围向西最远能够扩展到50m等深线处。温盐跃层主要存在于水深超过40m的海域,跃层深度位于30-40m水深处。夏季,黄海冷水团覆盖了黄海大部分海域,其南端可以越过33.5°N,向西可达122°E;北黄海早于南黄海形成稳定的冷中心,中心温度低于5℃。长江冲淡水向东北方向扩展,最远能够越过124.5°E,到达济州岛西南海域。(2)黄海沿岸流携带的入海沉积物对B断面、36°N断面、35°N断面和CJ断面影响显著,在山东成山头附近、山东半岛南部以及黄海南部形成了悬浮体浓度的高值区。由于苏北沿岸水的汇入,黄海沿岸流在侵入CJ断面时,悬浮体含量相比穿过35°N断面时提高了5-8倍。(3)黄海悬浮体平均粒径的总体分布规律为:夏季比秋季粗,外海比近岸粗;底部冷水域悬浮体平均粒径比中上层细。这一分布规律是由物源因素、生物因素、再悬浮因素及絮凝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4)黄海冷水团的存在对悬浮体分布特征影响显著。一方面,温盐锋区能够阻隔冷水团外围的悬浮体进入其内部,限制了近岸悬浮体向黄海中部的运移;另一方面,夏季温盐跃层限制了底部营养盐向表层的传递,并在跃层下部的次表层形成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最大层,进而改变了悬浮体的垂向分布结构。
其他文献
财务转型主要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调整财务管理模式意味着要对原有财务模式进行改革,改革便意味
<正> 在文学史上,任何一种新形式的创造,都意味着对旧传统的挑战和批判,同时,也意味着对旧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在新诗的初创期,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对待本民族的诗歌传统问题
芳香植物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芳香植物对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带来的影响尤为深远。本文依据大量的史实记载,初步阐述了丝绸之路上传播
为了更好地处理非平稳、非线性振动信号,依据Hilbert-Huang变换边际谱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S变换的时域边际谱,并给出了利用该时域边际谱进行频谱分析的具体方法。对仿真信号
斑秃是累及头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在两性中发病率目差无几.
小说《面纱》是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毛姆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试图通过运用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来解读《面纱》中女主人公凯蒂的曲折经历及从一个被社会塑造的
<正>吉林大学社会学系与长春市民政局的合作实践始于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与探索。2007年,长春市五个城区被纳入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为提升其建设水平和层次,长春市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