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把中国乒乓球队女子主力队员丁宁、刘诗雯、朱雨玲的技战术应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了她们从2014年到2016年的30场比赛。本文采用了三段统计法、录像分析法、数理分析法、对比逻辑分析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三位女子主力队员的发球段,接发球段,相持段丢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了解她们在比赛中所运用的战术与技术方面的特征,找出高水平的乒乓球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与战术的共同特点,从而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世界女子乒乓球技术与战术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训练中增强其针对性,为提高训练质量和比赛的获胜提供理论参考。着重分析了每个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后得出了下面的结论:(1)丁宁在每个阶段的技能和战术都非常全面,她最擅长的两个阶段,一个是发球抢攻阶段,另一个是相持阶段。其使用率均达到良好水平,得分率均达到优秀水平,相持能力和攻防转换能力在三人中最强。今后丁宁在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上,应更加提高进攻的质量和力量,尤其是加强反手位侧身进攻的质量并加强脚步步法的练习。此外还应该加强处理来球的果断性,并适当减少中远台的防守。(2)刘诗雯的特长是她的反手实力,在相持对攻时,她会用反手打开落点,然后进行随意变线。然而,在比赛中她又过于在意于反手,反而缺少了积极的侧身抢攻,正手击球成功率也大大减少。刘诗雯在以后的比赛中要灵活地做出改变,一是她的接发球抢攻能力;另外一点就是加强她的发球抢攻战术的训练,这也是对她速度快的优点的运用,从而在前四板取得优势。(3)朱雨玲的特色在于速度与反手能力,尤其速度是她的强项,往往在速度上领先对手较多,令对手难以防范。但是朱雨玲在比赛中的正手进攻却明显偏弱,需要进一步地训练加强。在比赛中,侧身进攻、正手连续进攻与控防能力对她取得成功非常重要。今后朱雨玲需要提高发抢和接抢意识,加强主动上手机会,积极抢攻,为自己创造有利局面。在比赛所采用的战术中,她的正手位进攻的技术是今后强化训练的关键,其次就是积极上手抢拉、抢冲弧圈球的成功率,要在积极主动的前提下制造增加旋转球的变化,善于在相持平衡中利用变化得分。在训练中适当地加强侧身位正手攻球的训练,并且提高主动进攻的成功率。在控球线路上要打出变化,不但是球的线路上的变化,还是落点上的变化。都要积极控球,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