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雅砻江5种(亚种)裂腹鱼类—裸裂尻鱼属(Schizopygopsis)的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 malacanthus)、大渡河软刺裸裂尻鱼(S.malacanthus chengi)和高原裸裂尻鱼(S.stoliczkai)以及裂腹鱼属(Schizothorax)的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和长丝裂腹鱼(S.dolichonema)之间的遗传关系。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研究5种裂腹鱼类的形态差异,对其4个可数性状进行卡方检验,对18个框架测量距离和14个常规测量距离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部分可比数值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这些物种之间的形态差异,进而评价其亲缘关系。同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检测5种裂腹鱼类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对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对这5种裂腹鱼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估,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5种裂腹鱼类可数性状的卡方检验发现,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对5种裂腹鱼类可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裂腹鱼属和裸裂尻鱼属完全分离,属内种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分离。 3.对5种裂腹鱼类可量性状的比例值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图可以看出,5种裂腹鱼类首先分为两大支,裸裂尻鱼属中的种类聚为一支,裂腹鱼属中的短须裂腹鱼和长丝裂腹鱼为另一支。 4.采用SDS优化法,提取了适合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裂腹鱼类基因组DNA。同时建立了RAPD反应优化体系。 5.选用40个随机引物,依据扩增结果,对比可重复性、多态性后,用筛选确定的20个扩增效果好的引物进行扩增,检测出214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为95.33%。物种水平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1521~0.2531,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063~0.1740。与同科鱼类相比,本文所研究几种裂腹鱼类遗传多样性较高。 6.遗传距离和用UPGMA法聚类得到的聚类图反映的5种鱼类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分类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RAPD技术可有效用于这几种裂腹鱼类遗传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