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i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结合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对近胸膜的肺周围性肿块进行研究,了解肺周围性肿块的增强特征,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近胸膜的肺周围性肿块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经CT检查确定存在邻近胸膜的肺周围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超声造影同时穿刺活检者50例(实验组),常规超声引导穿刺者50例(对照组),所有病灶均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血流情况及与毗邻脏器之间的关系。实验组在二维超声明确病变位置后,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为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六氟化硫(商品名:SonoVue),在低机械指数的状态下实时监测病变内造影剂灌注及增强情况,同时对病灶增强区域行穿刺活检。对照组则在二维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尽量穿取病变彩色血流信号区或边缘实性区域。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实验组中恶性病变36例,其中腺癌16例,麟状细胞癌13例,转移性癌2例,小细胞性肺癌1例,B细胞淋巴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支气管肺泡癌1例,肉瘤样癌1例。良性病变14例,肺结核7例,炎性包块4例,肺隐性球菌感染2例,肺脓肿1例。造影显示50.00%(25/50)病变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且病灶出现坏死的比例随着占位体积增大而增加,本研究中造影显示,5例病变最大径线<3.5cm,占位未见明显坏死;28例病变最大径线3.5—5.5cm,占位中出现坏死者占42.86%(12/28);17例病变最大径线>5.5cm,占位中出现坏死者高达占76.47%(13/17)。2.实验组中恶性病变36例,低回声23例,不均匀低回声13例,无回声0例;良性病变14例,低回声9例,不均匀低回声4例,无回声1例。对比良、恶性病变二维声像图改变,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中病灶内彩色血流分级,恶性病变36例,0级4例,I级11例,II级17例,III级4例;良性病变14例,0级5例,I级6例,II级2例,III级1例。对比良、恶性病变的彩色血流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中病灶的增强情况,恶性病变36例,均匀增强17例,不均匀增强19例,无增强0例。良性病变14例,均匀增强10例,不均匀增强3例,无增强1例。对比良、恶性病变的增强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穿刺平均针数(1.38±0.57),对照组穿刺平均针数(1.63±0.63),两组病灶的穿刺针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33,P<0.05)。6.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对比,实时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2=8.955,P=0.003)。两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二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225,P=0.040)。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肺穿刺能明显提高肺周围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成功率,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价值。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