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世言》助词“了”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许多语法关系、语法意义都要通过虚词和词序来完成。在众多虚词中,助词“了”是语法研究中长期受到关注的焦点。清楚地了解助词“了”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对我们描绘汉语语法历史和分析汉语语法现状有很大的帮助。《型世言》共四十回,大约产生于明末,作者陆人龙,反映的是明代末年的口语,具有一定的近代汉语语料价值。本文以《型世言》的助词“了”的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助词“了”做穷尽性的调查,由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入手,将助词“了”分为动态助词和事态助词进行详尽的描写。并且将描写和分析的结果放到汉语史进行对比分析,拟通过大量详细的统计资料和实例全面而深入的揭示《型世言》中助词“了”的基本面貌,为后人进一步研究该书提供一点资料。 第一章“绪论”。介绍《型世言》的作者、内容、版本和研究情况,近代汉语助词“了”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了”在《型世言》中的几种用法。“了”在《型世言》中作动词(动词词素)、形容词词素和助词使用的情况。 第三章《型世言》中助词“了”的语法、语义、语用分析。本章将《型世言》助词“了”分为动态助词和事态助词,并对其出现的每一种格式进行语法、语义、语用分析,以揭示《型世言》助词“了”使用的全貌。 第四章结语。主要对《型世言》助词“了”的特点及其与现代汉语助词“了”的不同用法进行比较总结。
其他文献
李绅是中晚唐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他的诗歌创作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本文对李绅的氏族、籍贯、出生地点、学习经过进行了整理与考订,按年编排了其一生的主要事迹
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70后”女作家的新潮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最为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本文基于卫慧、棉棉的创作,论述了市场经济、文化思潮与文学的关联,考察20世
直流风电场内网中直流风机的串联被证明是一种有潜力的大规模海上风能汇聚方案。然而,直流风机电压限幅期间的弃风现象是制约直流串联型风场商业化的主要因素。描述了海上直流
本文所运用的“后现代语境”,特指一种多元的当代环境,包括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共时层面。正是在这种众声喧哗的年代,电影中的性、暴力、精神病等影像呈现出迥异于常的特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