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评价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选取符合西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并且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的受试者62例,均为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益气活血汤剂,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硝酸甘油用量、运动耐量指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并用SPS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2.中医证候总评分与疗效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相比,疗效更好(P<0.05)。3.硝酸甘油用量对比:两组用药量均减少,且试验组停减率为76.67%高于对照组5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运动耐量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都有改善,在诱发ST段压低0.1m V时间上,试验组出现时间较对照组延后(P<0.05);运动总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试验组运动时间更长(P<0.05);在ST段下降最大值上试验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代谢当量也较对照组提高(P<0.05)。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五个维度评分对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各项评分均有提高,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四项上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而对疾病认知程度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益气活血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益气活血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减轻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3.益气活血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急性期刺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伴耳后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出针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伴耳后疼痛患者止痛效果更强、疗程更短、疗效更佳的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针刺取穴、操作均相同。对照组:急性期(发病≤7天)浅刺,静止期(发病8-20日内)采用常规针刺;观察组:急性期内浅
目的:通过对肝经郁热型干眼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观察研究,探讨刮痧结合中药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今后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提供可行性依据,开拓中医治疗干眼的方法。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经过专科检查确诊为肝经郁热型干眼患者60例,对纳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刮痧结合中药汤剂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纯中药汤剂
目的:采用苍附导痰丸合香棱丸加减(以下简写为自拟祛瘀化痰方)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痰瘀互结证)术后患者,以减少息肉复发、改善其临床症状及月经情况,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内膜息肉(痰瘀互结证)术后患者共74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因失访脱落1
目的:观察并比较推拿联合针刺与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颈椎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探讨推拿联合针刺和单纯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差异的机制,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疗法,同时也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及骨一科门诊,并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过程中脱落1例)。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从中医症状积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经颅多普勒超声三个临床量化指标观察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相对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从中医角度中通过肝肾论治探讨眩晕的病因病机以及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资料及方法:选择来自从2019年9月起至2020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中,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型眩晕患者6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
目的:通过对中药方剂治疗热性哮喘的相关文献数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为后续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并通过观察定喘汤加减干预热性哮喘,分析症状评分及控制情况等,评价其对热哮的治疗作用,为其发作期治疗提供新的辨证思路。材料与方法:(1)通过对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热哮的中医用药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起到2021年2月,将符合标准的方剂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
目的:本文基于对痰瘀互结证的现代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探究痰瘀互结证的本质,以期为现代痰瘀理论的创新及痰瘀互结证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收集中国知网中1986年-2020年所有与痰瘀互结证相关的文献,严格按照文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建立痰瘀互结证数据库,对西医疾病、实验室指标、文献年代等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从而发现痰瘀互结证的本质并总结规律。同时将
目的:通过观察加减龙胆泻肝汤对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火上扰型)患者的影响,来探讨加减龙胆泻肝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一科门诊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火上扰型)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选择厄贝沙坦片(安来)治疗,疗程均为4周,通过治疗前后血压变化、降压总有效率、
目的:通过观察眼针联合温胆安眠汤以及单纯应用温胆安眠汤治疗痰火扰心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后对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分析其治疗机理,为治疗痰火扰心型不寐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1-2020.9期间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且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62例失眠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相同比例采用随机数字编号
目的:对6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研讨眼针结合体针疗法治疗此类患者的有效性,为缓解并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症状及体征提供真实有效的临床依据及清晰的治疗思路。资料与方法:在2019年5月-2020年10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康复中心住院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筛选并收集气虚血瘀证型的60例患者,并将其纳入临床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30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