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敏剂是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通过光和光敏剂的联合使用产生细胞毒素,进而作用于肿瘤细胞或其他有害组织。光敏剂在光动力疗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以卟啉骨架光敏剂类最为常见,主要包括卟啉、二氢卟吩、细菌叶绿素等。这些都是正在使用或者具有应用潜力的光敏剂。在本硕士论文中,通过对叶绿素-a的化学修饰,合成出多种未见报道的具有叶绿素基本碳架的二氢卟吩类衍生物,旨在寻求在PDT中具有更高活性的光敏剂。
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并回顾了卟啉为骨架的光敏剂的性质及前人所做的主要的结构修饰方法。
本论文的第二到四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合成设计,合成化合物的数据,最后对各种反应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该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从蚕沙中提取脱镁叶绿酸-a甲酯(Mpa)并作为基本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得到诸多叶绿素降解产物(包括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红紫素-18甲酯、二氢卟吩-e6三甲酯、红紫素-p6三甲酯、红紫素-7三甲酯和二氢卟吩-f二甲酯),再对降解产物进行结构改造和化学修饰,特别是对红紫素-18内酰胺甲酯进行了重点研究。其中包括C3-乙烯基的亲电加成、C20-meso-位的亲电取代、E-环酮酯的亲核加成以及C12-甲基的空气氧化等反应,并且继续对其进行相应的官能团转换和构建新颖碳架。探讨了各种反应历程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和元素分析予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