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普遍关注的问题。多元化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以何种方式——完全所有、少量持股、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向何种行业投入资源?即所谓的业务选择的问题。但关于多元化企业的业务选择一直缺少一种比较可行的工具。
1994年M.Goold和A.Campbell等人提出了母合优势理论,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因素匹配去选择多元化企业核心业务的指导性框架——母合匹配矩阵,但作者没有给出简明有效、可以定量化的操作手段。针对多元化企业如何选择与评价核心业务本文提出了一种操作性更好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母合优势理论,通过分别分析评价母体特征与业务的关键成功因素的匹配程度以及与业务母合机会的匹配程度两种匹配性因素,建立了选择与评价多元化企业核心业务的数量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如何运用该模型进行多元化企业核心业务的选择和评价。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介绍核心业务的概念、特征及其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介绍母合优势理论、母合优势的特征、母合优势实现价值创造的源泉;结合母合匹配矩阵对各匹配因素作细分和说明;接着对匹配因素的具体量化方法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说明;结合海尔公司的具体情况给出母合匹配的步骤和过程;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海尔集团核心业务调整和母合特征的调整,从企业动态发展的角度对企业核心业务的调整作进一步的研究。这几部分的内容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完善。构成了核心业务评价、选择、调整的有机整体。
通过实证,我们得出海尔集团的核心业务是家电业务,而通讯、IT、物流、软件开发和家居、数字家庭等业务处于核心区边缘,金融处于价值困境区,制药、房地产、医疗设备则处于陌生业务区。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知道,金融业务可以作为下一个核心业务发展的平台业务。
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两点: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母合优势理论的多元化企业核心业务选择与评价的数量模型,这是本文最大的创新;其次,对Campbell等人提出的母合匹配框架作了一定的修改,使其更符合中国的企业实际。同时,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对海尔集团及他的各项业务了解不够全面,使得不能充分、深刻地分析海尔集团母合特征和母合机会,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实证结果的准确性;(2)实证部分,对海尔的问卷表采用专家打分法。但是笔者没能邀请到足够多的家电行业的专家,研究海尔的专家,海尔集团的高层和各业务经理等相关专家,这也影响到了实证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