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密度的加大,建筑内部空间与室外自然风景的联系日渐减少,忽视了人们对于自然与生俱来的亲近之情。中庭能为人们提供在建筑内部享受自然生活的空间。作为有利于人们交往的公共空间,它与植物元素的融合,不论从生态还是视觉上,都能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符合现代人对绿色公共活动空间的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适宜更舒适的交往场所,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中庭内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塑造建筑内生态环境的过程,植物这一自然元素,能为有限的建筑空间增添绿色,使中庭的自然性更为突出,使建筑更加富有活力。随着中庭建筑的增多,中庭内植物景观的营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为人们提供舒适的自然空间,在建筑中庭中重塑人与自然的互生共融,正是本文所阐述的。考虑现代建筑绿化的动向,将中庭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为创造富有特色的建筑内环境作出努力。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如下几个方面:
(1)在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阅与收集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中庭空间的演变及相关理论背景,界定中庭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2)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中庭的特征环境,包括其生态环境及不同建筑中庭的环境特征,中庭的环境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分析国内外现有案例,依托于中庭环境,着重从生态、视觉、空间及场所构建四个方面探讨中庭内部植物景观特征,论证中庭内部引入植物景观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4)基于中庭的环境特征,提炼中庭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研究探讨相应的植物景观营建模式(从设计到养护整个阶段的设计手法和相关技术手段)。同时,就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庭推荐适宜的植物选择方式,为中庭植物景观的营建提供较为粗浅的建议和参考;
(5)调查广州市的中庭植物景观案例,分析其应用现状、设计手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6)在结论与启示中,总结前文提到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展望了中庭植物景观的发展趋势,明确中庭植物景观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