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动态目标跟踪无线监控系统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多数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仅能提供视频的采集、传输和显示等基本功能,不能满足档案室、金库等需要24小时实时视频监控的机要部门的安全要求。因此,对能够实现动态目标自动检测和跟踪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动态目标自动检测与跟踪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带有动态目标自动检测与跟踪功能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的监控前端负责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发送以及监控场景内动态目标的检测与跟踪,并能够在检测到目标后及时地向监控中心发送警报信息,然后由监控中心控制实现视频监控前端之间的互相切换,从而实现动态目标的交互式连续跟踪。其中,选用Ostu算法对CamShift算法进行改进,编程实现动态目的标跟踪,该算法是通过调用移植在嵌入式Linux系统内部的OpenCV库所包含的功能函数来实现的;采用H.264编码标准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并通过RTP和RTCP数据传输协议进行视频数据的无线传输;利用802.11g标准进行无线网络的组建,无线网络负责视频数据的无线传输以及监控前端与监控中心之间的相互通信。   本文完成了该交互式动态目标跟踪无线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搭建了该系统的测试平台,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保证视频流的实时采集、传输和显示的同时,通过监控中心和监控前端之间的交互控制,能够实现动态目标的自动检测与连续跟踪,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承载的巨大信息量为有限的带宽传输和高概率的信号重建带来了高难度的技术挑战。对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信号理论-压缩传感。它可以将稀疏的或可压缩性的高维
干扰信道是多用户通信的基本模型,干扰是这一信道最基本的特征,如何有效对抗干扰是多用户通信系统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干扰信道按其发射端是否有边信息分为两类。本文分别研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话音通信,而是希望获得一种“面对面”的通信手段。视频会议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并在经济、教育等领域获得了广泛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在国内外医疗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病房监护引起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兴趣。目前,医院现有的人工监护方式存在着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病患基
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通常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里所监测对象的信息,并传送给信息
运动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对图像序列中的运动目标信息进行解析,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在智能视频监控、智能交通、人机互动、动作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它能成倍地提升系统的信道容量和频带利用率。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抗多径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等优点
发票是企业会计记账和纳税申报的原始凭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纸质发票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即时、快速已不相适应。电子发票的推行有助于节能环保、规范税费管理、降低运行成本
随着现代数字系统的发展和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生产工艺的进步,促使FPGA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地位从辅助部件提升到了核心处理器件。基于SRAM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军研发了协同作战能力(CEC),改变了传统的各自为战的海上作战模式,使海上作战能力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本文研究的协同作战信息系统(CEIS),是在CEC基础上,结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