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于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是四川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至广、至深、至远的一次移民运动。学术界对这一历史课题多有研究,并已形成大量学术成果。但迄今尚无一个专门的博物馆来从事反映“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相关实物和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陈列展出工作。重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的建设正填补了这一空白。经“湖广填四川”后,重庆俨然已是一座移民城市,并且在这移民都市里还保存有见证“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典型物证,即重庆湖广会馆。博物馆建筑就是结合修复建设中的湖广会馆古建筑群来考虑规划的。对移民博物馆的创建工作而言,一方面存在一些客观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困难因素的挑战。认清建馆的这些现实条件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地开展、推进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博物馆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移民博物馆将努力从新颖的移民主题、藏品收集范畴、移民及移民后裔的认同感和记忆、乡土学习和教育基地、湖广会馆的历史衬托和建筑载体、多元化功能区相配套这六个方面来打造自身的鲜明特色,吸引博物馆观众前来参观游览。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具有收藏、研究、教育的社会职责,移民博物馆不仅只求建成,还要力求建好,更要探寻博物馆的营运思路,追求博物馆的良性营运与健康发展,实现博物馆之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基本功能。为此,本文主要从应用博物馆学角度,围绕博物馆的藏品征集、陈列展览、观众教育、科学研究、扩充办馆的经济来源等几大方面,对移民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些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营运思路,希望博物馆可以通过有的放矢的移民物证征集和陈列展览的展品物证化,丰富陈列内容,提升陈列效果;通过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观众调研和教育活动推广,实现博物馆作为观众乡土学习和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通过强化专业人力,重视理论研究,开展一些相关课题的科研活动,把移民博物馆推向“湖广填四川”历史研究中心、会馆文化研究中心的文化高地;通过抓住特色,重视品牌文化的旅游开发,扩充办馆的经济来源。最终以这些各大工作效果的合力来推动移民博物馆的良性营运与健康发展,实现博物馆的收藏功能、研究功能、教育功能,为社会及社会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