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了PCR-RFLP,PCR-SSCP两种标记主要分析了辽宁绒山羊GH基因、CSN3基因、CSNlS2基因和FSH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的相关性,同时还分析了这些基因座位的多态性与其它经济性状(成年体重、产绒量、绒长度、绒细度)的相关性,旨在为辽宁绒山羊的进一步选育提高、开发和利用提供DNA水平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辽宁绒山羊POR-RFLP的研究。
1.1 GH基因:GH-HaeIII基因座位存在AA、AB两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B的频率为0.72/0.28,但是该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基因型与产羔性能间差异不显著(P>0.05);AB基因型个体平均产绒量显著高于AA型个体(0.01
0.05);AA基因型个体平均成年体重显著高于AB型个体(0.01
0.05);各基因型与绒长间不存在相关性(P>0.01);AB基因型个体平均绒细度低于BB型个体(0.01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