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对农民来说不仅仅起到生产资料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作为农民安生立命之根本。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不再拥有赖以生存的土地。然而由于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不完善,在征地过程中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能力得不到提升,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落实等现象屡屡出现,直接导致被征地农民成为没有地种、没有工作、没有社会保障的弱势群体。被征地农民数量的日益庞大,现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和安置,也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被征地农民的短期生存问题,也关系到被征地农民的长期发展问题,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公平性问题。在现在备受政府和公众关注的“三农”问题中,农民的权益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研究,尤其是对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对被征地农民补偿的标准以及补偿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对征地农民的补偿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能仅限于对失地农民进行单纯的货币补偿,应该还包括实物补偿、就业安置补偿、住房安置补偿、社会保障补偿等。在补偿的标准上,以不降低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为标准。在补偿金额的确定上,要以征地时的市场价格为指导,不让失地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失。还通过借鉴国内“南海保留产权型模式”、“芜湖集中开发型模式”和“嘉兴土地换保障型模式”等几种成功模式,来分析传统的补偿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找到一条适合对湖北省恩施市失地农民补偿的新路。其次,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普遍所采用的失地农民补偿方式,并对货币补偿方式、就业安置补偿方式、留地安置补偿方式、住房安置补偿方式、社会保障补偿方式在实际补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再次,了解到湖北省恩施市农民失地的原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的兴建、生活小区的修建,以及由于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监管不力,还有由于地质灾害等方面引起的失地。通过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失地来进行具体补偿,并对失地农民接受各种补偿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得到失地农民对各种补偿方式的反馈意见。最后,本文以对被征地农民补偿方式理论依据为指导,并根据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来对湖北省恩施市的失地农民补偿问题提出建议。通过对湖北省恩施市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进行调研分析,并借鉴我国针对被征地农民补偿的总体思路,以及结合一些成功的补偿模式,对湖北省恩施市失地农民的补偿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比如:各种补偿方式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建立完善的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