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超越”视角下的《中庸》之“诚”研究——兼及儒家“天人合一”观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wei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家在对三代文明继承发展的基础上,结出了丰硕的思想果实,而“诚”的内涵也在诸子思想中更显丰富和深刻。孔子在谈论为学、修礼、养德等人伦事务中多次提及“诚”的思想,孟子心性思想的展开与“诚”也有着内在联系,荀子更是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而从内在超越的视角来看,“诚”还具有形而上学意义。“内在超越”是儒家哲学在对心性思想、天人关系的探究中产生的独特哲学视角。内在超越视角下的诚不仅是天人关系的核心,是天与人合一的中介和修养方法,同时也是儒家达到内在超越境界的重要途径。因此,“内在超越”、“诚”、“天人合一”之间的关系在《中庸》中一以贯之。基于此,中外一些儒学家把“诚”看作是《中庸》的主题或核心,这也是本文选择以“诚”为主题探究《中庸》文本及“天人合一”思想的立论基础。
  本文通过对“诚”的哲学内涵及其在《中庸》中的意义分析,并结合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天人合一”、“内在超越”进行综合探讨,发掘其理论意义,同时藉以关注和观照现代社会及现实人生的相关问题。首先,本文梳理“诚”的内涵和思想起源,概述先秦儒家诸子关于“诚”的思想,并对先秦儒家“诚”思想做逻辑总结。其次,对“内在超越”思想进行哲学分析,探讨中国哲学中的内在超越思想和《中庸》之“诚”的内在超越意蕴。再次,本文从内在超越视角对《中庸》中的“诚”与“天人合一”思想进行探讨,并对三者关系做综合梳理。最后,结合现代社会特征与时代精神面貌对本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反思,分析其中可能实现的突破及存在的不足,同时展望将来进一步探索的趋势与方向。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生命”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多有讨论的范畴,古代思想中不乏关于生命的来源、构成、发展、价值等方面的讨论,《淮南子》作为西汉初期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的集大成著作,对于“生命”亦有详细论述。本文即从“生命”着眼,从生命思想的基础——“道”论、生命之系统、生命之价值、生命之境界来探索《淮南子》的生命思想。  首先,《淮南子》一书不仅是一部集大成的学术著作,而且反映了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面对其现实生命状态的诉求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技术管理体制,研究延安时期科学技术运行模式,尤其以马克思主义STS的视角进行研究,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关于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科技发展、马克思主义STS及科技发展模式的相关文献,并作述评。其次论述马克思主义STS的主要观点,包括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技术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