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对幼兔干骺端损伤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TACRU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儿童干骺端骨折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很常见,并常导致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功能障碍。骨折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创伤修复过程,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调控,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发现神经纤维通过释放多种神经递质分子发挥调节作用,具体的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周围神经对干骺端骨折愈合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通过建立失神经支配的胫骨干骺端损伤模型,然后通过多种物理检查及镜下观察的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干骺端愈合情况差异。探讨SP(P物质)为代表的神经肽对骨折愈合影响的调控机制。为从改善神经功能入手来促进儿童干骺端骨折愈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中国大耳白兔幼兔40只,兔龄4-6周,体重1.0~1.5kg,无菌条件下在左后肢膝关节前面胫骨结节水平设计纵形切口,暴露胫骨近端干骺端及骺板,骺板显示为白色细线状,自胫骨内侧面骺板下方0.5cm处,应用直径3mm动力钻与骺板平行方向钻孔,形成长约1cm的骨缺损,注意不要伤及骺板及关节软骨。骨缺损型干骺端损伤较稳定,患肢不必行内外固定。将所有实验幼兔随机分为两组:失神经支配干骺端损伤组(实验组),保留神经支配干骺端损伤组(对照组)。无菌条件下将实验组幼兔左侧后肢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切断并切除1cm。术后将实验动物置于笼内,动物饲养选用标准饲料统一喂养,注意保温,预防伤口感染。将实验动物分别在术后第1,2、4、8周两组随机抽取5只实验动物,空气栓塞处死实验动物,进行放射学检查,观察各组动物骨缺损区的骨痴生长和骨桥的连接情况。取出双侧胫骨剥去骨周围的软组织,肉眼观察骨痂生长情况。然后将干骺端损伤部位愈合骨痂取材,分别行光镜检查,进行组织学分析,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骨痂质量及数量。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X线检查结果:术后1周两组无明显差异,干骺端可见不规则透亮区,密度较混杂,骨痂量测量结果:实验组:0.09±0.02,对照组:0.07±0.01,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两组干骺端均出现条带状高密度影,实验组骨痂量较多,但密度较对照组低不均匀,骨痂量测量结果:实验组:0.19±0.01,对照组:0.16±0.01,P<0.01,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实验组骨痂量较对照组多,密度混杂,骨痂量测量结果:实验组:0.31±0.02,对照组:0.28±0. 02,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实验组仍有大量骨痂,骨痂突出于骨皮质表面,密度混杂不均,对照组外骨痂逐渐塑形成熟,接近正常骨组织,骨痂量测量结果:实验组:0.35±0.03,对照组:0.26±0.02,P<0.01,有统计学意义。胫骨近端大体标本肉眼观察:术后1、2周两组骨痂以纤维性骨痂为主,质地较软。术后4周实验组骨痂量较对照组多,填充骨缺损。术后8周实验组骨痂明显突出于骨表面,呈过度性骨痂生长,但强度较差;对照组干骺端骨缺损处骨痂填充,较平整,质地接近正常骨组织。光镜进行组织学观察:术后第1周,实验组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有少量细小新生骨小梁形成;对照组纤维组织增生活跃,有较多量粗大新生骨小梁形成,其外周可见成骨细胞。组织学评分结果术后1周两组:2.4±0.6,3.0±0.7,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2周,实验组新生骨小梁形成增加,但骨痂生长稀疏、密度较低、排列絮乱;对照组有较多编织骨形成,成熟度较高,骨痂较致密、顺力线排列,呈栅栏状。两组组织学评分:4.3±0.8,5.5±0.7,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实验组编织骨形成、成熟度较低,骨痂较多,但相对稀疏,骨小梁较窄,类骨质较厚;对照组编织骨进一步增多成熟并逐渐融合,新骨连接成片,排列规则,骨小梁较宽、致密,骨小梁间间隙缩小。评分结果:5.5±0.6,6.7±0.8,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实验组骨痂过度生长,成熟度低,排列紊乱稀疏;对照组骨痂连接成片,顺力线排列规则,结构接近正常骨组织。组织学评分结果具有显著差异。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术后1周实验组骨痂中可见少许SP阳性表达,呈散在点状分布,染色呈淡黄色;对照组骨痂组织中即可见SP阳性表达,多沿血管呈灶性分布,染色呈棕黄色。术后2、4周实验组骨痂中仅有极低水平的SP表达;对照组在编织骨边缘有大量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并逐渐增加,染色明显加深呈深褐色。术后8周实验组SP表达水平仍极低;对照组仍有较多SP阳性表达,但较术后4周时明显减少,染色呈棕色。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说明:1、骨折修复过程中SP的分布与骨修复能力密切相关,表明SP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周围神经系统对干骺端骨代谢及其成骨塑形作用具有调控作用,从而完成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3、骨折部位SP浓度对骨痂量,质量及生物力学强度有直接影响,SP分泌的减少导致大量有缺陷的骨痂,其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4、干骺端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在积极处理骨折的同时,恢复骨折部位的神经支配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藏族广泛分布在我国高原高寒地带,主要包括西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之一。由其创造的藏式建筑是我国宝贵的传统建筑文化之一。在我国列入“世界自
城市的发展在于杨弃的继承,这是一个历史文化、人文习俗、地域特性沉淀的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设计的原则,其次,透过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建筑地域性的表现,其中,地域性不
本文通过比较海德格尔、夏皮罗、詹姆逊与德里达对梵.高的名画《鞋》的分析,揭示了当代美学对艺术真理性问题的思考,让海德格尔所代表的现象学的方法,和夏皮罗所代表的表现主
本文首先对内外资银行向上海聚集的现象作了一个总体性的描述,然后分析了国内银行向上海集中的经济动因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其中的作用,其次又以计量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外国
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与伦理制度化双重涵义。制度伦理化是指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伦理追求和道德价值理想,强调制度的合伦理性与合道德性;伦理制度化是指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
文艺美学的中心问题在于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一个极具弹性的概念,审美经验的这一特点使之与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不甚清晰,通常人们将那些有利于生命活动、使人感到满足和满意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课堂。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历程的场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语文本色课堂导学
弗莱彻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神学家、伦理学家,是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和先驱者。在其一生中,他的思想共经历了两个阶段:信仰基督教的教条主义者阶段和对于一切真假持谦恭态度的
本研究在探讨湖南省民办中学教师心理契约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的人口学变量对心理契约及其破裂的影响,考察了心理契约类型、心理契约破裂、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民办
老舍之所以成其为老舍,不仅是因为他具备现代文坛大师们在文化转型期间的共性,更重要的是他具备其他大师所没有的特质。这种特质不仅是我们理解其小说文本的钥匙,更是我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