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新型书院研究——基于大学书院案例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最根本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大学陆续新建了一批特殊的组织以开展本科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这些组织传承传统书院的精神,借鉴英美式书院的模式,逐渐成为了一些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实践探索对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传统书院、英式书院、美式书院三种模式,指出新型书院是传承传统书院精神,借鉴英美式书院的模式,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机构。其价值追求理应植根于传统人格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融合美式通识教育理念和英式博雅教育理念。  通过梳理新型书院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动因,归纳了新型书院的发展成就。新型书院在实践中发展模式多样,大致形成了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实体模式等三种模式,无一不是突出其育人功能,主要表现为强化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培养学生归属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新型书院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新型书院的价值追求需要更为丰富、自主权需要更为宽松、导师制运行需要更富实效和书院生活氛围需要更为充实等方面。最后,笔者建议新型书院在今后的发展实践中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以传统文化为本,明确书院的价值追求;理顺书院与专业院系、学校行政的关系,落实书院的自主权;加强导师制建设,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书院的生活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构建科学的书院评估体系,推动书院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