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争点》日译中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法律从古至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法律词汇以及法理都有着互通之处,但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别。我们在翻译法律文章的过程中,需要理顺中日法律的这些异同之处后再下笔去译。这是我们翻译法律文章的原则之一。通过翻译《民事诉讼法的争点》一书的部分章节,我从具体实例中总结出了一些翻译心得,希望能给后来的译者提供些许参考。在翻译过程中,我具体遇到了以下两个难点:第一,具体的专有名词的处理。本文翻译的是日本民事诉讼法相关的内容,翻译时涉及到了中日民事诉讼法在专有名词方面的对比,例如对文字相同意义对应的法律词汇(仲裁、自由心証、意思表示等)、文字相同意义不同的法律词汇(経緯、事情、包括等)、外来语词汇(ライセンス、アドホック、クラスアクション等)这些词汇的处理。在翻译以上三种词汇的时候,我们需要仔细辨别它们各自属于哪种词汇,再根据各种词汇的特点细心处理。第二,在句子方面的处理。日语本身就有“头重脚轻”(定语过长)的特点,我在翻译过程中针对汉语和日语各自的特点,对句子做了相应的处理。例如语序调整(包括结构调整、宾语、对象语后移、宾语、对象语前置、定语后置)、增译减译、直译意译、主动与被动的切换。我在本次翻译中最大的体会就是吃透相关法理是非常重要的。无论运用哪种翻译手法,无论如何处理词汇,没有基本的法理支撑,翻译出来的东西就无法达到翻译目的(让目的国的法理界专业人士能够一目了然)。因此对法律这种专业性很强的领域的翻译,我们不能轻易下笔去译,而是要在仔细学习相关知识后再慎重下笔,这也是我目前的不足之处:在法律专业知识这块,我还停留在入门阶段,译出来的东西还是有些生硬和青涩。今后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多在译前准备工作中下些功夫,以翻译出理想的译本为目标,不断精进自己的翻译水平。
其他文献
从管理信息系统现有的应用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基于Intranet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Extranet的应用优势,从而提出了构建基于Extranet管理信息系统(EBMIS)的思想,为探讨管
以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sion)哲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机电产品网上销售系统模型,讨论了基于Java方案的系统基本组成与结构框架,并对相关使能技术、以及支持这些使能
目的:患者离院后,使各种监护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回医院,在不影响患者生活的前提下实现各种监护参数的测量、传输、存储、分析和共享。方法:系统采用4G传输模块把采集终端实时采集的
【摘 要】对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趣味法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234-01  作为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远离“厌学”
环境响应性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智能材料,能在温度、p H值、离子强度、电场、溶剂成分等外部环境刺激发生微小变化时,其物理性质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对环境响应性材料的
目前临床主要由人工统计输液速度,迫切需要简便且实用的监测装置.通过电极针将输液液滴转换成脉冲信号,以C8051F236高速片上系统单片机为核心组成输液滴速监视器,仪器由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