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源热泵埋管换热性能与系统运行策略的实验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3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源热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具有极大的节能潜力。在国内,这项新技术受地方地质条件、气候特性、技术条件、建筑围护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主要借助已有的土壤源热泵系统实验平台,从土壤源热泵地埋管的换热性能及系统的运行策略两个方面对土壤源热泵的技术应用展开实验研究。论文对竖直埋管、水平螺旋埋管等不同结构形式埋管,在不同管内流速及不同埋管进口水温下的换热能力进行了测试,得出了不同形式埋管平均单位井深换热量的大小,并给出了不同类型埋管的最佳运行流速,埋管进口水温可根据机组本身性能以及末端负荷状况来合理调节。论文利用模拟软件对建筑物全年冷热负荷进行了动态模拟,考虑武汉地区气候状况、建筑负荷特性及冷却塔的选型容量等因素,通过实验辅助分析,文中给出了两种冷却塔运行策略。论文还对土壤源热泵系统间歇工况的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间歇工况下不同结构形式的埋孔温度的恢复规律。通过从不同的启停时间比及埋管间交替运行这两种运行策略探讨间歇运行对埋孔温度及制冷制热能效的影响,文中给出了采用合理间歇启停时间比及部分负荷时埋管交替开启的间歇运行策略。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法)制备了RE_(2/3)AE_(1/3)CrO_3(RE=La,Y;AE=Mg,Ca,Sr,Ba)系列多晶氧化物,并利用XRD、SEM、TEM、XPS、RAMAN、MPMS、以及PPMS等手段对其晶体结构、磁性和输运性能进行表征。对于La_(2/3)Ca_(1/3)CrO_3,800°C烧结后体系存在杂相CaCrO_4,1000°C烧结可以得到无杂相的La_(
学位
随着我国供热体制的改革,住宅集中供暖分户计量已逐步得到推广。这其中有个问题值得关注:即存在户间传热量情况下分户计量户内热负荷的合理确定。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供暖效果
人工湿地是一项水质净化效果好,建造、运行费用低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但人工湿地中氧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污染物的去除有较大影响,目前尚缺少对湿地氧分布的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国现有大中型水电站约300座,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水轮机叶片的汽蚀现象严重影响了发电效率,叶片的修复技术被广泛的应用。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叶片修复机器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现有的修复专用机器人的机械臂成本较高、结构复杂,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也不能完全满足坑内修复的需要。为更好地完成在机坑内进行叶片修复工作,确保机械臂结构刚度和操作灵活性,本文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多关节机械臂,安装在已有的移动平台上,
随着电子封装的无铅化和微型化,锡基无铅焊料与衬底金属界面反应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是软钎焊实现金属互联的根本前提,它的结构和性能对无铅焊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