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块理论提出后已在众多领域的运用中得到广泛关注,从认知心理学领域、计算机语言加工领域到语言学习及教学领域,国内多以将语块理论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近年来,关于将语块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增多,已初步论证了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语块教学法被更多研究运用在中高级学习阶段,对初级阶段语块运用于教学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对外汉语教学,以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西班牙语注释版)第一二册为切入点,天主教大学孔院课程编排为体例,对教材中的出现的语块进行分级别整理,分析,编写与考察,并提出一些针对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语块教学法运用的建议。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研究动机,研究目的和研究范围。第二章为理论综述部分。首先对前人研究的语块理论做一个梳理和回顾,借鉴其可为本文参考的定义及分类标准,再介绍语块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心理学理据及运用于教学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对《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二册课文与课后练习部分出现的语块做了提取,整理,编写工作。本章节中首先根据前人对汉语语块的不同分类标准做了回顾,针对本文探讨的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语块教学法研究,并从教学实际出发将分类标准定为两大类“(半)固定类语块”与“框架填补类语块”,并对编写整理的语块做了分级别统计与分析,更与《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语块项目初表》进行了异同对比,分析不同之处及其原因,探讨了初级阶段语块“细化”,须由“下层语块”向“上层语块”过渡的必要性。第四章针对教材编写语块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初级4、5中级1、2、3学生,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教学建议。第五章为结语。本文通过对实际教材中语块的考察编写分析工作,发现语块教学法在运用于不同教学阶段时具有可变性,由得出初级阶段在与教材使用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语块呈现应具有的“细化”特点,提出教学建议,希望对初级阶段语块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