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隆起是长期的油气运聚中心,又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今后的主要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和田古隆起是近几年在塔里木盆地新发现的古隆起。本文采用地质和地球物理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充分利用已有构造图资料和构造要素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地层层序边界不整合分析法、地层厚度对比分析法,结合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古构造和古地貌的恢复、构造演化史研究、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和区域和局部、平面和剖面、时间和空间的结合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油气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 (1)和田古隆起为一沉积—剥蚀性古隆起;形成于志留-泥盆纪;其构造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加里东期的抬升剥蚀阶段、海西期的沉积阶段和喜山期的破坏阶段,最终由古隆起演变为一斜坡带。和田古隆起形成与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区内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及保存条件等。 (2)研究区古生界存在寒武-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两套烃源岩,其生烃期受构造演化的影响较大。 (3)研究区内的古地貌可划分为三个带:岩溶高地(皮牙曼地区)、岩溶斜坡(研究区中部地区)、岩溶洼地(由研究区北部自西向东的三个洼陷构成)。 (4)研究区构造与地层不整合圈闭的形成和发育受志留-泥盆纪、晚二叠世-第三纪、渐新世-第四纪三个挤压阶段的控制;早古生代主要发育非构造圈闭和复合圈闭,晚古生代和新生代则主要发育构造圈闭:构造圈闭主要发育在南北两带上,其次为中带;非构造圈闭主要发育在和田凹陷以北的地区;研究区内大多数圈闭是喜山期形成或最终定型的,在南北两带都有分布,而海西期圈闭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带玛南构造带处。 (5)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对油气起控制作用。不但保存了早期的油气,并且延缓了烃源岩的演化时期。和田古隆起的存在,使油气大量生成期、调整期、运移期与圈闭形成期在喜山期获得最佳匹配,有利于喜山期各种圈闭成藏。 (6)建立了和田古隆起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奥陶系+石炭系(!)含油气系统。